阅读记录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节 深海(2)[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匈奴人确实已经做好了西征前的全部准备。
      在天山脚下,这个过去乌孙人的圣山周围,匈奴集结了它现在所可以集结和调动的全部机动兵力。
      总计是十三个部族的万骑,七万骑兵!
      这个数字,在匈奴的全盛时期,自然不值一提。
      但在如今,却是匈奴人砸锅卖铁,使劲拼凑出来的最后一点老婆本和棺材本了。
      燕蓟之战的惨败和随后且渠且雕难的背弃,让匈奴帝国失去了它一半的土地,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二的牲畜。
      尤其是本部的青壮,几乎在战争中损失殆尽。
      这还是句犁湖和狐鹿涉逃得快,止损及时的缘故。
      不然,匈奴人恐怕连这么点兵力也拼凑不起来。
      即使如此,为了拼凑出这样一支大军,匈奴人也是用尽了几乎所有的办法。
      为了组成一支这样规模的军队,匈奴人甚至第一次容许了非本部的骑兵,超过本部的骑兵的数量。
      乃至于,破例给一万多康居、大夏、大宛战俘以匈奴人身份。
      准许他们以‘归化的方式,为匈奴尽忠和作战。
      这一招,是匈奴从汉朝学来的。
      很好用!
      那些大宛、康居、大夏战俘以及西域奴隶,得知自己居然可以有机会成为一个高贵的匈奴人,为了大单于而战,纷纷感激涕零,发誓要给匈奴人效死。
      当然,匈奴人并不承认,这是从汉朝抄袭来的。
      所以,他们给了归化制度改了个名字,叫做‘抬举。
      除此之外,为了给这支军队准备足够多的武器和粮食补给。
      匈奴人在过去五个月,砸锅卖铁,想尽一切办法生产和制造武器,同时不惜用大量奴隶,从幕南的龙城的汉朝商人那里大量购买军械。
      短短两个月时间,匈奴人就将超过八万名男女奴隶,卖给了龙城的商人,换回来了他们在马邑、高阙和燕蓟之战里失去的数万件各类武器以及数十万支箭矢。
      通过这种种办法,匈奴人终于赶在冬天之前,做好了西征的准备。
      此番西征由句犁湖单于亲自挂帅、指挥,而幕北的王庭以及留下的军队、部族,全部委托给左贤王狐鹿涉管辖和指挥。
      从这一点来看,匈奴高层,至少在现在来说,依然是团结和亲密无间的。
      单于句犁湖多次公开和私下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将单于之位传给他的儿子,必定会传给左贤王狐鹿涉即使狐鹿涉身死,单于宝座也属于狐鹿涉的子孙。
      而他的使命,则在于振兴和团结匈奴各部。
      带领大匈奴重新复兴,恢复故土!
      不得不承认,句犁湖的这些举动和行为,极大的团结了匈奴各部。
      匈奴人甚至从未像今天这样团结。
      单于与左贤王之间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
      狐鹿涉甚至可以否决句犁湖的决定和命令!
      句犁湖甚至连西征的准备工作这样的大事,也全权委托给狐鹿涉负责,由统一指挥和筹划。
      狐鹿涉更是尽职尽责,没有半分推诿和埋怨。
      这样的匈奴高层,显然是不符合汉室的利益的。
      走在一片喧哗之中的匈奴部族内,阳罔内心无数个念头纷至沓来。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就不信,匈奴人能真的大公无私……”周公尚且有恐惧流言之日,匈奴人必定不可能一直这样团结的。
      “我就等着西征结束,匈奴矛盾爆发的那个点吧……”带着这样的想法,阳罔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之中。
      在表面上来看,他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匈奴决策者。
      他提出种种建议,种种想法,然后在匈奴各部之中推行,改善和完善了匈奴的组织。
      但在悄然之间,他已经悄悄的在这些部族里,埋下一个个定时炸弹。
      譬如,那‘抬举之制,就是他首倡的。
      看上去,似乎是为匈奴解决了兵力不足和战斗力不足的问题,极大的缓解了压力。
      但实则,却是打开了地狱的大门。
      匈奴本部,在次与汉室的战争之中,损失惨重,人口凋零。
      一旦这些西域的奴隶和康居人、大夏人,开始在匈奴部族之中占据地位,那就是动荡的时刻。
      阳罔就不信了,这些不是匈奴人的异族,会跟匈奴人一条心?
      即使有人想这么做,他也会千方百计的挑拨。
      在长安的时候,他就已经接受了相关的针对性训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节 深海(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