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节 安东之患(1)[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孔家的嫡子,下一代的奉祀君,甚至变得意志消沉,转而修仙,开始炼丹,幻想自己可以羽化飞仙。
      堂堂孔子嫡系,竟然堕落至斯。
      从那一刻开始,儒家势力在安东彻底退潮。
      杂家终于取得了在安东的主宰权力。
      只是……
      如此一来也为平壤学苑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如今,平壤学苑内部的气氛之所以变得诡异,也与那些被吸纳的齐鲁士大夫的搅风搅雨,密不可分。
      毕竟,伍被等人的志愿和理想,与他们本就完全不同。
      两者之间的差异巨大。
      但,伍被更知道,即使这些人有毒,他也不得不吞。
      道理很简单,杂家势单力薄,想要在这诸子百家并起的时代维系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就不得不妥协,不得不与人联合,与人抱团。
      不然,以杂家自己的力量,现在哪里可能有这样的声势?
      怕是等到伍被老死,平壤学苑也不一定能有今日。
      毕竟,其他东西可以用钱买。
      但这底蕴和高级知识分子,却是钱买不到的。
      再说,这些齐鲁士大夫,也并非一无可取之处。
      至少,在造势和宣传以及忽悠方面,没有人比他们更强。
      他们融入杂家后,为杂家的发展和强盛带来了无穷的好处。
      伍被想着这些事情,也感慨一声,道:“兄长久在长安,于安东之事,有所隔离,今为陛下任为安东都督,愚弟诚为兄长喜之……不过……”伍被看着许九,深深一叹,道:“还请兄长做好心理准备,今日之安东,情况之复杂,远超想象,且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的通透的……”
      今天的安东全境,地方广大,纵横三千里,有着数百万人口。
      其中,仅仅是屯垦团的移民,在去年就已经超过八十万了!
      这些用法家的耕战政策武装起来的移民,是安东最强的力量!
      随时随地,都能拉出十万大军,三万铁骑!
      他们镇压着安东各个势力。
      但是,屯垦团迟早要解散,要化为郡县。
      当屯垦团解散、裁撤后,没有这根定海神针镇压一切妖魔鬼怪,安东的问题恐怕就会更加复杂和危险!
      旁人不清楚,他这个平壤学苑的山长还不知道吗?
      许九却是长身拜道:“还请贤弟教之!”
      伍被拜道:“不敢,兄长但有所问,愚弟必为兄长详解之……”
      许九点头,问道:“敢问贤弟,以贤弟之见,安东今日之患,在于何处?”
      伍被叹了口气,说道:“某愚以为,今日之安东之患,数之不尽,若兄长欲求根本,以我愚见,大患者有三!”
      “请言之!”
      “安东首患,在‘派遣工之制……”伍被轻声说道。
      许九闻言,却是一惊,这派遣工之制,在他看来,应该是了不得的善政、仁政和大政,怎么就成了大患了?
      但他知道,伍被绝非无的放矢,作为安东地头蛇,他应该是最了解安东的情况的人之一。
      于是他静静听着伍被的诉说。
      “派遣工之制,本天子以真番、马韩、人之奴,遣于安东,假于官民,用于劳作之制……”伍被回忆起他第一次见到派遣工们的时候。
      那个时候,派遣制度,比现在残忍和冷酷的多。
      诸派遣团,将派遣工当牲畜使用,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生死。
      怨怼、愤恨、不满和仇恨在整个安东郁积。
      元德四年一年,安东境内的派遣工们发生了数十次暴乱,造成上百名汉室移民与官吏横死。
      而他们的每一次反抗,都比上一次更激烈。
      特别是当匈奴人入寇安东后,那总数多达十几万的战俘,在安东地方造成了剧烈震荡。
      伍被敏锐的发现了问题。
      他明白,假如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爆发更大的问题。
      所以,他开始呼吁给与派遣工法律保护和保障,更呼吁废奴。
      在他的游说下,许多人开始转变态度,在舆论界掀起了波涛。
      但,也仅仅是在舆论界而已。
      那些派遣工的主人和使用派遣工的贵族和商贾,才懒得理会他呢。
      最多哈哈哈哦哦哦的应和几声。
      直到有一天,情况忽然发生了变化。
      西北都尉陈和西部都尉陈须同时宣布响应他的号召,安东都护府衙门更是发出了倡议举行商讨派遣工问题的公议。
      由此,诞生了《归化令》。
      在归化令的制度之中,那些被掳来的奴隶和被自己的国家贵族奴役的各族派遣工们得到了初步解放。
      他们开始有了希望,有了融入安东的机会,有了救赎自己和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
      自那以后,安东的派遣工们开始安静、顺服和听话。
      伍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都护府和西部都尉、西北都尉甚至是真番、韩国各方势力的一致同意和认可。
      但是,这个事情之后,平壤学苑声望高涨,得到了整个安东特别是那些各族夷狄的一致拥护和崇拜。
      杂家由此成为了安东的绝对主宰。
      但伍被深知,问题没有解决,只是被掩盖了下来。
      如今,安东地区的派遣工有多少?
      伍被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安东依然在持续不断的引进和制造派遣工。
      且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甚至,开始有商贾,乘船前往南越王国引进派遣工。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假如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安东境内的汉人与夷狄数量就可能失衡。
      一旦数量失衡而归化速度不能跟上去。
      那这些庞大的派遣工群体,就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
      随时都可能爆炸!
      听着伍被的叙述,许九也是深思起来。
      “吾当上书天子,请求再迁移民来安东……”良久许九说道,这也是唯一可以解决的办法了。
      许九很清楚,化夷为夏的前提,必须是诸夏数量远远超过夷狄数量,且诸夏手里握着枪杆子!
      不然,就可能逆反,被夷狄化夏为夷!
      这是有先例的!
      当年,秦立闽中郡,移民数万,但不久之后,随着秦帝国崩溃,闽中的移民大部分逃回中国。
      而留在闽中的人,在汉室建立时,却都已经与闽越族混一了。
      他们的后代,开始说起了闽越语,拜闽越巫神,纹身断牙,崇拜蛇。
      春秋之时,也有诸夏王国为夷狄所占,数十年后,这个原本衣冠左衽的地区,全部胡人化了。
      所以,历史告诉人们,想要化夷为夏,前提条件必然是诸夏在各方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将夷狄之人淹没在诸夏的汪洋大海之中,让他们像汇入大江的小溪涓流一般不成气候。
      若是两者力量相当,就可能出现泾渭分明的拉锯。
      若诸夏力量不如夷狄,那就会发生大乱!
      一念及此,许九就严肃的道:“吾还当即刻下令,限制和减少派遣工的再引入,在新移民未来之前,吾当严格控制诸派遣团之数量、人数与规模!”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节 安东之患(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