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七十二节 血战(3)[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但,本部的骑兵与非本部的骑兵,那是完全两个世界的军队。
      汉家有郡兵和野战兵团之分。
      匈奴也有本部和非本部之分。
      汉家的野战兵团比郡兵何止强了一个档次?
      同样的道理,匈奴的本部精锐,比之非本部,也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马邑之战后,随着汉家的探子和使者深入匈奴腹地,进行侦查。
      将匈奴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回国内。
      以至于武苑之中,有专门的介绍匈奴本部诸氏族的课程。
      须卜氏族因为长期处于幕北,汉家了解比较少。
      但通过对幕南王族骑兵的生活观察和了解。
      使得汉军也能知道,须卜、呼衍和兰氏的日常生活。
      匈奴的本部,特别是四大氏族的本部骑兵,基本上都不会再去参与放牧了。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奴隶主。
      手下有着多则数十,少则十几人的奴隶。
      另外,匈奴人选兵,是从邑落之中选择。
      一个邑落,出兵一人。
      看似好像可能会混入歪瓜裂枣或者废物。
      实则不然!
      匈奴人尊崇和推崇强者,认同弱肉强食的理念。
      在匈奴,非大贵族,一般的氏族头人一旦老朽,立刻就会被抛弃。
      让他们去森林里自生自灭。
      即使这个人儿女成群,也是如此。
      甚至在更久远的时代,匈奴人连萨满祭司和部族的首领贵族,一旦老朽,都不会有人去管。
      当年,老上单于时,汉匈论战,就没少拿匈奴人不养老讽刺和打击他们。
      那个时候,匈奴人还死鸭子嘴硬,让中行说出面驳斥了类似的说法。
      但终究也是被汉室说的有些脸上挂不住,于是,老上单于时代,匈奴人才开始重视对老者得抚养和照顾。
      在今天,那些在龙城养老的匈奴贵族,都要感谢当年的汉匈论战。
      不然,他们早就被匈奴自己抛弃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下,连亲爹亲妈老了,没有劳动能力了,都会抛弃的匈奴本部。
      他们会允许那些实力不够的人拥有牲畜和牧场、奴隶吗?
      弱者,既是原罪!
      你不够强,就无法保卫自己的牧场和牲畜。
      而且,匈奴的本部骑兵,常年都有训练。
      广袤的大草原和河西走廊的群山,给匈奴骑兵提供了最好的练兵场所。
      为了磨砺部族的骑兵,匈奴人甚至会特意的放过一些丁零人、羌人和小月氏人。
      让他们成为年轻人的磨刀石。
      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成年的匈奴本部骑兵,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精湛的骑术,以及强健的躯体。
      本部的骑兵,无论是饮食还是营养,都远非其他部族所能比拟的。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邑落出一兵,而此人通常就是这个邑落的主宰。
      邑落的一切,牲畜、奴隶、女人,都是属于他的私有财产。
      其他成员,都需要仰赖他来生存。
      这样一个人,可能吃不好吗?
      餐餐大鱼大肉,可能过分了。
      但是隔三差五,能吃上肉食,每顿都能吃饱,却是一定的!
      所以,非本部的匈奴骑兵,根本无法与本部的骑兵相比。
      跟本部一比,这些杂胡部族的骑兵,简直就是土鸡瓦狗

第一千零七十二节 血战(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