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九十一节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周亚夫入宫时,刘彻正在看着被摆在他面前的一些报告。
      “平陆候最近一直在服用人参制成的蜡丸……”
      “红候则吞服了许多丹药……”
      刘彻拿着这两个绣衣卫的报告在手里把玩片刻,然后将它们丢到火盘里。
      平陆候刘礼,红候刘富。
      这两兄弟的年纪都已经很大了。
      毕竟,他们是出生于汉室建立之前的那个时代,当年,刘邦还只是一个秦国的亭长,在乡下混吃等死的无赖。
      而且,他们的身体也不是很好。
      刘彻就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
      红候刘富在三年前就该死了。
      而平陆候刘礼也没能比自己的哥哥多撑几年,在登上楚王的宝座后一年就撒手人寰了。
      如今,这两兄弟之所以能活到今天。
      这要托汉家医疗技术发展的福。
      来自安东的人参、鹿茸以及来自深海鲸鱼肝脏提取的鱼肝油,有效的帮助了他们延迟了寿命和生活质量。
      不过,现在看来,这延迟的生命,大抵都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们的生命之火,正在走向熄灭。
      于是,这两兄弟拼命的想尽一切办法,来给自己续命。
      “但你们还能撑多久?”刘彻看着火盘里燃烧的报告感叹着。
      楚国社稷,在刘礼兄弟一去之后,就没有了元王子嗣存世了。
      依照汉律规定,其他直系,拥有了入祀楚国社稷的法理依旧。
      楚国,现在就像一颗熟透了的桃子,只等着刘彻去摘取了。
      楚国有六十余城,更毗邻淮泗地区,向上可以监视淮泗的诸王,尤其是刘荣这个成天总在叽叽歪歪,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忠臣的哥哥。
      向下,则能俯瞰三越。
      居高临下,与江都国一起,成为汉室震慑和稳定南疆的栋梁。
      更关键的是,楚国跟丰沛太近了。
      刘邦的原庙以及汉太祖的衣冠,都供奉在哪里。
      凭良心来说,将这样一个关键王国,交到一个跟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太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同族手里,刘彻心里面是有些不太舒服。
      所以,东宫迟迟不决定楚王人选。
      刘彻也乐得见此。
      反正你们就拖呗。
      时间,在朕这里。
      “陛下,丞相求见……”王道蹑手蹑脚的走到刘彻身边报告。
      “丞相今天怎么入宫了?”刘彻颇为好奇:“朕记得,今日当时丞相休沐之日……”
      “去将丞相与诸卿上月的简报拿来给朕看看先……”
      不多时,王道就捧着厚厚的一叠简报,呈递给刘彻。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
      简报上的信息很少,通常只有一句话。
      但整张简报串联起来,却能将一个官员这个月的主要活动和做了那些事情,呈现在人们面前。
      刘彻登基以来,更强化和加强了简报的制度化。
      现在,汉室已经明文规定,每一个下级必须定期将自己的简报呈递上级。
      换言之,呈现与九卿,必须定期将自己的简报报告刘彻。
      这很重要!
      这个制度的确立和规范,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
      使得国家能将自己的威权,延伸到乡亭。
      而作为皇帝,则能通过对朝臣的简报上记录的这个臣子的日常施政和处理政务的经过,从而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有没有用心在做事。
      配合上甘棠,简直就是无往而不利。
      刘彻看了看周亚夫简报上的内容,视线在某个日期下停留片刻,微微一笑。
      没有大臣敢在简报上弄虚作假。
      因为这是欺君。
      欺君是要死全家的。
      所以,简报上记录的文字,绝对真实可信。
      “庚申,休沐,传书江都友人……”刘彻把玩着这句话,然后将这些简报收起来,对王道吩咐:“传召丞相入觐罢……”
      “诺!”
      不多时,丞相周亚夫就在王道的带领下来,来到刘彻面前。
      “臣亚父恭问陛下圣安!”例行恭身一礼后,周亚夫抬头看向刘彻:“臣此番入宫,有要事与陛下商量,请陛下屏退左右!”
      刘彻挥了挥手,于是,殿中的宦官侍女尽数恭身一拜,缓缓退出大殿,还将殿门虚掩。
      当然,这个殿中还是有人的。
      譬如,专门记录皇帝起居和言行的史官,以及护卫皇帝安全的贴身侍卫。
      这些人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离开皇帝。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老刘家的八卦,总能传的满长安沸沸扬扬的缘故。
      刘彻即位后,就强化了对宫廷内部的监管。
      这使得八卦党们一下子就失去了许多素材。
      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那个家伙敢对外面乱嚼舌头根子了。
      一般,他们对外透露消息,都必然是刘彻这个皇帝在背后授命的。
      “丞相来的正好……”刘彻拿着一册书简,笑眯眯的递给周亚夫:“丞相请看,此乃朕刚刚所得的一部奇书!”
      周亚夫顿时就是一噎。
      但没有办法,皇帝劳资最大!
      他勉勉强强捏着鼻子,凑过脑袋,然后就看到了一册小小的书籍。
      书籍不大,也就两个手掌的大小。
      用硬纸为封面,其上书有《皇汉英雄传》五个小纂。
      “小说家言?”周亚夫缩了缩脖子,对小说家这种市井之中的读物,周亚夫还是挺了解的。
      甚至,他家就藏有一些不是那么河蟹的小说。
      譬如什么《诸吕秘闻》啊《太宗故事》啊……
      反正,小说家常常做大死。
      好在,刘氏对此并不看重。
      当今甚至曾经对提议要求审查文字和治理民众议论皇家私密的人说:朕难道还能删帖,搞个屏蔽字列表不成?
      虽然一直不明白删帖、屏蔽字为何物。
      但这个表态却显而易见,是与太宗皇帝的《除诽谤诏》思想一脉相承的。
      老刘家向来不在乎老百姓们八卦自己的私生活。
      只要不造反就行了。
      但这个《皇汉英雄传》是什么鬼?
      周亚夫好奇的翻开书籍,然后,他的眼睛就离不开了。
      实在是这本书里的东西,太夸张了。
     &n

第八百九十一节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