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七十九节 构想[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朱红色的宫门缓缓打开。
      在两个侍从官的带领下,楼烦王战战兢兢的越过台阶,步入大殿之中,然后,他可能是因为过于紧张的缘故,没有依照侍从们的提醒,而是自作主张,在进入大殿之后,立刻就跪到地上,拜道:“北狄酋长顿首百拜,恭问陛下圣安……”
      刘彻端坐在高高的御座这上,居高临下,注视着这个一进门就紧张的连规矩都忘了,直接在台阶门口就叩首的楼烦王。
      刘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实在是,这楼烦王的表现,看似可笑。
      但实则,谁知道他是不是故意这样表现的呢?
      别以为蛮子夷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前有冒顿、老上,让汉家三代天子吃瘪。
      后有尹稚斜、乌维,能在亡国的浪潮中,力挽狂澜,为匈奴续命。
      便是后世历史上,草原上的雄主、忍者,更是层不出穷。
      尤其是哪个毁灭和断送大唐盛世的安禄山,更是让刘彻记忆犹新。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所以,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刘彻站起身来,提着那柄天子剑,额前的琉珠哗啦哗啦的响起来。
      “楼烦王,既臣于朕,可称臣!”刘彻说道:“来人,为楼烦王赐座!”
      “诺!”大鸿胪公孙昆邪恭身一拜,然后就命人取来坐席,将楼烦王请到殿中左侧,跪坐下来。
      趁着这个机会,公孙昆邪悄悄的对楼烦王道:“王既已朝天子,还不立刻献上忠心?”
      楼烦王一愣,马上就醒悟了过来,连忙取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王印、鸣镝和马鞭,双手呈着这些东西,跪倒殿中,拜道:“臣本蛮夷之人,幸陛下不弃,收为臣妾,愿献楼烦王王印、鸣镝、马鞭,以楼烦上下九千七百余骑,尽为陛下鹰犬,爪牙……”
      刘彻点点头,让宦官手下楼烦王所献的东西。
      这当然是必然的程序。
      所谓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这楼烦王,从前受命匈奴单于,成为楼烦的首领。
      他的王印、鸣镝和马鞭,都是匈奴单于所赐。
      如今,他归降汉室,怎么可以继续用这些匈奴所赐的东西?
      当然是要刘彻重新赐他一套权力的器物,以此作为楼烦部族,彻底成为汉家鹰犬的标志。
      “卿既降朕,朕便命卿为楼烦候!”刘彻说道:“赐食邑两千一百户,所部骑兵,编为折冲军,朕以卿为折冲都尉,依旧总统全军上下,做朕羽翼……”
      楼烦王闻言大喜,立刻拜道:“臣必万死以谢陛下!”
      他心里其实早已经有所准备了。
      刘氏天子不可能依旧让他保留王号。
      能给一个列侯之爵,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不敢奢求更多!
      这中国天子,依旧让他统帅所部骑兵,这就是真正的意外之喜了。
      他本以为,自己的部曲,就算能保留,估计也会被分散,能统帅个两三千人就不错了。
      能成想,自己能继续统帅所部骑兵?
      不止是中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
      草原部族更加清楚,马背上出主人的道理。
      骑兵,才是一切的根本。
      刘彻却是在心里冷笑一声。
      本来,刘彻是想过拆散楼烦人,将他们分成几个互不统属的列侯部曲。
      这也是武帝的成功经验。
      历史上,武帝就是通过将归降的匈奴部族,分成好几个大小不一的列侯统帅。
      一方面,让他们无法抱团,力量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则能充分发挥这些降人的积极性。
      想想看,一些以前只是个左大都尉或者当户、骨都侯一类的贵族,一下子,就从自己的前主人那里分走了许多部曲,成为与自己的主子一般的汉室列侯。
      那他们肯定不会去听自己的前主子的话了。
      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寄人篱下的。
      只要有机会,谁不想当大佬?
      这也是当年刘邦的故技了——刘邦就是靠着这一招立小弟跟大佬争权,将秦末义军里庞大的越人义军势力给拆成了零件。
      曾经庞大的越人势力,土崩瓦解,变成了四个互相敌对的王国。
      更因此使得越人失去了共主,变成了无头苍蝇。
      但刘彻经过考虑后,决定暂时先放弃这个成功的政策。
      这既是有现实的考虑。
      刘彻需要一个招牌,对匈奴的招牌,来千金买马骨。
      既接着厚待楼烦王,告诉其他匈奴部族:哥打过来的时候,降者重赏,抵抗者杀全家!
      同时,也是存着做实验的想法。
      刘彻想看看,游牧民族能否在经济上与农耕民族进行互补。
      搞搞类似后世的游牧民族定居计划。
      让他们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放牧和生活。
      然后,用他们放牧产出的牛羊和马匹以及各种皮毛,换取粮食物资。
      这很重要!
      一旦这个实验被证明成功。
      那么,未来,刘彻就可以在河套,在河西,甚至整个大草原推广。
      配合改造其信仰以及类八旗制度,尝试将草原狼驯化。
      讲道理的话,只要能证明游牧民族可以在某地定居,依靠春夏放牧,秋冬积蓄,从而不再逐水草而居。
      那么,他们就不再由威胁了。
      你想啊,在以前,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他们是骑兵。
      在事实上,中国王朝崛起后,用骑步兵吊打整个草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草原的问题是打败他们简单,而控制他们困难。
      这个难点就在于人家居无定所,中原王朝基本无法监控他们的行为。
      而他们一旦定居了。
      就会形成城市,形成村落,形成聚集点。
      就像中国后世一般,变成省市县。
      定居生活的游牧民族还会有危险吗?
      答案是没有了!
      只要他们定居下来,就会被中国的王朝所统治。
      刘彻可以委派官员,可以建立亭里,甚至修建直道。
      这样,用不了十年,定居点的游牧部族,就会成为中国人。
      无他,一是定居后,可以洗脑,可以宣传,将底层牧民洗成中国人,让他们从向自己的主人效忠,转而变成为大汉王朝效忠。
     &

第八百七十九节 构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