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七十五节 承诺(2)[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但在中国,只要中央王朝崩溃,被压制的诸侯王,肯定不会去想好机会,咱们独立吧!
      只要有点能耐和野心的人,他们的想法必然是中国无主,有德者居之!
      然后就打起清君侧or吊民伐罪,各种各样的旗号,从五湖四海,点起军队和舰队,跨越山海之阻,越过尸山血海,来到中国,只为重新一统。
      所以,刘彻很清楚,未来的世界。
      恐怕所谓一战,二战,将变成中国内战。
      各地诸侯,为了中国天子之位,大开杀戒。
      从美洲,一直将战火烧到中国。
      太平洋,大西洋,将在战火中燃烧。
      数千万的生命,将成为一个新王朝奠基的养分。
      而经过这样的血战后,一个全新的世界帝国,就将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从太平洋,直到北冰洋,太阳所照的地方,就是中国的领土。
      这样的未来,是极有可能的。
      但为什么要阻止呢?
      中国的王朝更替,本属自然,子孙不孝,祸国殃民,活该下台。
      对刘彻来说,让中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才是他的目标。
      更何况,这样的事情,必然不会很快到来,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直到中国的王朝积重难返,四方诸侯,都已经窥见了中国王朝的衰败后才会发生。
      就像周室东迁后,诸侯才对周天子,不再恭敬。
      在那之前,刘氏皇帝,还是可以作威作福,发号施令好几百年。
      这已经足够了!
      “丞相所担忧的事情,朕自然知道……”刘彻笑着答道。
      “但,朕相信,只要子孙后代,铭记先王教训,以生民为要,以社稷为本,以仁德教化诸侯,楚庄王与齐恒公,晋文公的故事就不会重演!”
      “若其果为桀纣,商汤周武,受命于天,吊民伐罪,在朕看来,也属物之自然,天地之理!”
      刘彻最近,在思想界,最大的努力,就是打破了黄老派,对于商汤周武革命的认知垄断。
      黄老派一直以来,就把持了对这两个事件的解释权。
      认为商汤周武,虽然是圣王,但作为的臣子,在君王有错时,应该规劝,而不是起兵造反。
      这也是官僚贵族们在以前的共同看法。
      毕竟,只要天下人都接受了这个设定,那么,等他们鱼肉乡里之时,老百姓自然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家里饿死,而不是跑出来给世界添麻烦。
      但刘彻在不久前就打破了刘氏天子,不在这个问题上表态的传统。
      尤其是济南王刘辟光之事后,多次公开发声,称颂了商汤周武顺天应命,吊民伐罪的光荣伟大正确。
      顺便,又把刘邦抬出来。吹捧了一番,将之跟商汤周武并列。
      这显然是在给他处置济南之事,找理论依据。
      皇帝发声了,这场辩论。当然就马上有结果了。
      商汤周武革命的正确性,再也无人质疑。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很可能会有人打着顺天应命的旗号,反抗刘氏统治。
      周亚夫抬头看了看刘彻,他发现。天子的脸上和神情上,没有半分担忧,甚至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得!
      你老刘家自己都不关心,我还担心个毛?
      刘彻看着周亚夫,做出承诺道:“丞相尽可回去转告列侯将军,汉家素来,不会亏待功臣,诸将只需忠心王事,勤勉用力,即可!”
      这个分封的胡萝卜。刘彻既然拿出来了。
      那当然就会隔三差五的拿出来诱、惑大臣。
      你们想不想未来受封王公,坐镇一国,称为始祖?
      想的话,就给朕努力办事,等打下印度,吃香喝辣!
      刘彻相信,但凡有点想法的,都会帮着他一起将这个伟业完成!
      只要封国家的希望,没有破灭,列侯功臣。文官士大夫,都不会扯后腿。
      当然,若是跟杨广打高句丽一样,一次两次三次。次次失败,劳民伤财,丢人现眼,那就不要怪列侯贵族和文官士大夫换艘船坐了。
      而在那之前,基本上,大部分的贵族将军。都会有干劲,有动力,拥护刘彻的伟业。
      ………………………………
      送走周亚夫后,一直跟在刘彻身边的汲黯,终于忍不住了。
      “陛下果真要分封倭奴、西域、身毒吗?”汲黯低头道:“请恕臣愚昧,臣以为,此非明主所为也!”
      分封制,在经历了吴楚之乱后,就渐渐成为了天下舆论口里的毒瘤了。
      思想界和文化界,不分派系,对分封,都没有什么好感,甚至认为是万恶之源。
      郡县才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就连晁错的名声,在这个背景下,也好了许多。
      刘彻自然知道这些,他点点头,对汲黯道:“朕何尝不知,分封祸患无穷的道理?”
      “只是,卿以为,这天下,是人人皆有公心吗?”
      “就连周公,都也未尝不曾有过私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朕若不分封功臣,许以社稷,安能得天下英雄豪杰鼎力相助?”
      “分封,高祖仗之以胜项藉得天下之所也!”刘彻对汲黯道:“今朕若欲建非常之功,不得不行非常之策!”
      当年楚汉争霸,刘邦能赢项羽,最大的原因,就是刘邦朋友多,项羽则腹背受敌,头尾不能兼顾。
      而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就是刘邦很大方,到处撒承诺,许诺打败项羽,兄弟们一起吃香喝辣,坐天下。
      而项羽则很小气,就连他的亲信心腹吕马童都不肯封,韩信在其帐中也不肯用。
      于是,项羽的悲剧,自然就是必然。
      即使他能击败刘邦,也会被张邦王邦拉下马。
      大家跟着老大打天下,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封妻萌子吗?
      同样的道理,在现在,刘彻要想建立伟业,并吞寰宇。
      那么,手下大臣,就要安抚好,拉拢好。
      再没有比分封更好的拉拢手段了。
      真以为皇帝嚷嚷几句口号,下面的大臣将军就会全力以赴啊?
      开什么玩笑?
      官僚们最擅长的就是磨洋工了!
      若没有好处或者动力,人家才懒得为了皇帝的愿望,献完青春献子孙呢!
      唯有将未来的西域、身毒,许给大家伙。
      这样,这战争,就不是帮刘氏打了,而是给大家伙打。
      自己的事情,自己当然会最上心!
      有了这么一出后,刘彻相信,不仅仅是列侯勋贵,文官们,恐怕也要按耐不住了。
      宗周诸侯之中,可不乏有文臣受封!
      刘彻抬抬眼皮子,对汲黯笑道:“卿努力办事就行了,未来,朕必不会忘记卿的功勋的!”
      汲黯闻言,小心脏不争气的跳了起来。
      谁能拒绝得了称孤道寡的诱、惑?
      没有人!(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

第七百七十五节 承诺(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