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五十九节 帝国的转折(2)[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但他的兄弟宗族,势力强大。
      且,汉家素来,就有让大臣背锅的传统。
      当年,淮南厉王怎么死的?
      太宗将之流放数千里,在其囚车上贴上封条。
      沿途郡县官吏,一看封条,没有人敢解开。
      于是,淮南厉王活生生饿死在囚车中。
      事后,太宗皇帝又哭又闹。
      于是将沿途所有不开封条的官吏,全部逮捕,统统在长安,腰斩弃市。
      一代明主,天下公认的圣人,尚且如此。
      赵禹很清楚,若他依令而行,果真严格执法,按照天子得意思,弄死了刘辟光。
      回头,必然有个袁盎,在哭哭啼啼的天子面前道:“独斩廷尉、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然而……
      赵禹站起身来,看向自己的僚属,道:“吾等法家,即得三尺,安可毁之!”
      “以吾之血,以正三尺之严!”
      对法家来说,法律是神圣的。
      哪怕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为其的神圣佐证!
      “君且先行……”廷尉监杨永拜道:“某稍后就来……”
      此等事情,一旦做下来,朝野追究起来,诸侯王们闹腾起来,死一个廷尉,怎么够?
      最少廷尉正跟廷尉左右监,得一起给刘辟光陪葬。
      然而,对于廷尉的官僚来说。
      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法律的威严,得不到维护!
      这是从张释之开始,就给廷尉注入的信念。
      “善!”赵禹笑道:“屈子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仲尼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丈夫即生于世,安得蝇营狗苟?必如凤鸟,长鸣天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廷尉左监陈柔道:“吾闻陛下为故秦征越将佐之碑提此绝句!今以此与诸君共勉之!”
      然后,这几位廷尉官署的最高官僚,将排名在他们后面的廷尉史和廷尉刑曹令吏等叫来大堂,郑重的对着这些未来的廷尉官署中坚和后起之秀,拜道:“济南无道,暴其百姓,今陛下欲治法于王,吾等将往济南,穷治其案,官署上下,就有劳诸君了,望君等不忘初心!”
      众人一听,纷纷对着这四位巨头,以师长之礼相拜:“明公大义,我等实钦佩,明公等但可放心,廷尉上下,皆忠义之臣!”
      赵禹等人,闻言欣慰的点点头,有这样的下属,他们哪怕死了,未来廷尉,也依旧是这个廷尉。
      薪火相传,永无绝日!
      ……………………………………
      “这些家伙……”刘彻看着绣衣卫发回来的廷尉官署的见闻:“差点让朕流泪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缺乏为了自己的道理与道路,而不惜身家性命的政治家和官员。
      就连满清统治下,都有谭嗣同这样,愿意用自己的血,来唤醒民众的人物。
      中国也正是代代都有这样的英雄和人杰,中国才得以,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与磨难,怎样的挫折与失败。
      最终,它都能浴火重生,涅槃而起。
      整个人类历史上,也都有且只有一个这样的中国。
      只是……
      “不过就是对付一个诸侯王而已,有必要这样吗?”刘彻摇摇头:“你们将朕看成什么人了?”
      刘辟光必须死!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不死,怎么震慑天下的贪官污吏跟勋臣诸侯?
      他要不死,以后这个天下,这个国家,岂非是注定要完蛋的?
      甚至,很可能,刘彻觉得,要是刘辟光不死,那他就会死!
      当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刘彻这个皇帝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齐恒公,至于差点嘛……
      桀纣跟厉王的例子,可是就写在史书上的。
      廷尉既然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那么,刘彻就肯定会保护他们。
      也必须保护这样的忠臣义士!
      不然,这天下未来,没有了这样可爱的官员,岂非是很无趣?(未完待续。)
      s:  最后两天了!
      这个月就剩下两天了!
      请大家没投月票的,记得一定要投啊!!!!!
      很重要,非常重要!
      明天会爆发!!!!!!!!

第七百五十九节 帝国的转折(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