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三十二节 国情咨文(3)[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家伙顿时就低下脑袋,恨不得钻到地里面去。
      其他人更是纷纷对他们行以注目礼。
      无论是这些家伙违背天子所说的‘天意禁止士民出入,还是他们‘不能明朕内志,怎么看,这些家伙都是一副药丸的模样啊!
      但在政坛上,从来就只有锦上添花。而很少会有人雪中送炭。
      甚至多数列侯都有一种——看到你有麻烦,我就觉得很爽的心理。
      “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朕希望。以后这样获罪于天的事情,公卿列侯士大夫,都不要去做……”刘彻看着那些家伙说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些家伙顿时就立刻全部躬着身子,低着脑袋,乖乖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天子都用如此严厉的口气责备了。
      他们哪里还站得住呢?
      起码也要罚酒三杯。表态下不为例!
      甚至有些家伙已经股战不已。
      刘氏在抓人小辫子治罪方面的天赋,可是已经升满了!
      这些家伙几乎全部在心里决定,回去以后,就让人打开道路,不再阻止民众出入。
      当然,这也刺激了这些家伙纷纷决定,回去后,就组织人手,前往自己的加恩封地开采资源。
      陛下既然不让我们组织民众出入,那我们自己就先占了坑,把黄金采光先。
      总不能说,我们采自己封国的资源,也有罪过吧?
      刘彻却是懒得理会这些家伙。
      左右不过是一小撮渣渣,他们要是在这样的警告后,还我行我素,那就只能让廷尉去讲道理了。
      反正,每年清理一批跟不上自己脚步的贵族士大夫,有利于国家健康跟社会稳定。
      “再来谈谈南越的事情……”刘彻继续说道:“南越王赵佗,已然自番禹出发,来长安朝觐朕……朕已经下令,让少府修葺秦始皇陵园和历代秦王陵墓,并命人选取五十户农户为秦始皇守陵,此先王之训!”
      这个事情,其实早就该做了。
      所谓兴灭国,继绝世,封三代之后。
      这是自汤武鼎革以来的中国传统。
      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
      若是,万一以后刘家被人推翻了,那刘氏子孙,也还是能享受享受祖宗余荫,过几年富贵生活。
      善待前朝的面子工程嘛。
      但在汉室,却因为和种种原因,别说秦之后了,就是姬周之后,也没有封。
      直到刘彻上台才开始着手此事。
      然而,刘彻却不仅仅只想遵循传统和为子孙考虑,留后路。
      他想要得到更多!
      这次赵佗入朝,就是刘彻实行自己的计划的一个最好契机。
      想想看,两千年后,为了统战需要,都不得不捏着鼻子,对空一格大唱赞歌,国共死仇,也能握手和解。
      秦汉的历史遗留问题,在统一国家的旗帜下,自然也可以解决了。
      “除此之外,朕还已经决定,封故秦南海尉任嚣为安越候,为其在骊山起陵,与秦始皇陵墓隔山相望,以褒忠臣,还会特准南越王祭拜秦始皇陵墓……”刘彻慢慢的说道。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口子。
      这个口子一旦打开,秦的话题,也就不会那么禁忌了。
      文人士大夫和思想界舆论界,就都可以来讨论讨论,秦朝到底是为什么灭亡的?
      而不是跟之前一样,对秦的灭亡,一句话就给出答案——因为它是坏蛋,不得人心,所以高皇帝斩白蛇,起义兵诛之!
      真理素来越辩越明。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场讨论。
      某些迂腐和根本没有经过大脑的说法,就可以休矣。
      而秦朝已经灭亡了几十年了,姓赢的王室,不是被项羽咔嚓了,就是死在秦末的宫廷斗争之中。
      即使现在还有,也都早已是泯然路人。
      再也构不成对汉室政权的任何威胁。
      所以,这个问题,刘彻真是可以放心大胆的提出来。
      只是……
      刘彻看了看太学方向,他有种直觉——这次儒家,大抵又要撒泼打滚耍无赖了。
      毕竟,人家可是天天拿着焚书坑儒这个事情当做自己的王牌来打。
      借此来博取同情,顺便争取民众支持。
      所以,一旦思想界跟舆论界开始讨论秦亡的前因后果,就必然会有人去翻故纸堆,一翻故纸堆,所谓‘焚书坑儒恐怕就成了笑话了。
      然后,天天嚷嚷着暴秦无道,焚书坑儒,秦始皇坏死了的儒家,岂非要被人把脸都抽肿?
      尤其是,当大家发现,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儒生,跑去咸阳,捧秦始皇臭脚,甚至给二世当臣子时,儒家恐怕,皮都会被人扒光。
      不过,这没有关系。
      儒家素来脸皮比城墙还厚。
      当年刘邦都能在儒生帽子里撒尿,叔孙通不照样去拍马屁求官吗?
      因此,刘彻相信,他们是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
      刘彻说完这一段话,看着鸦雀无声的校场。
      显然,武苑师生也都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么敏感。
      不过,对军人来说——你们儒家法家黄老派撕逼关我屁事!
      这也是刘彻为什么会选择在武苑说这番话的缘故。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军队是不会去管思想界的事情了。
      他们只在乎两件事情——军费和军功。
      刘彻自然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拉拢军队的办法非常简单。
      他抬起头看向所有的武苑师生,道:“朕近日读史,知临邛关塞之外,有西南夷,曾于楚秦之时,为我中国之土,今西南诸国,或陷于愚昧,或长于山林之中,不知王化,也不明于礼乐,朕闻之甚为痛心!”
      “朕为天下王,做百姓民父母,凡四海之内,昭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八荒之中,六合之内,其民莫不为朕之子民,今西南沦于愚昧,陷于蛮荒,朕即做天下王,岂能不拯之乎?”
      这就是古代中国王朝的霸道之处了!
      无论是舆论,还是皇帝,都觉得,全世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上,那中国征服世界,就是正义的神圣事业。
      正是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古代中国,将它所能征服的所有已知世界全部征服。
      只要能种田的地方,最后都成了中国的一部分。(未完待续。)
      s:  等下还有2更~

第七百三十二节 国情咨文(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