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一灾十三节 乌孙的灾难(1)[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除非他的儿子于单能活到成年。
      不然,在匈奴族中,伊稚斜就是天然的下代单于继承人。
      为了保护‘少主那些疯子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第一次,军臣感觉,匈奴现行的体制,实在是太落后了。
      将这些念头抛出脑海,军臣看着伊稚斜,道:“我知道了,看在母阏氏的面子上,本单于将下令,顿兵三日,三日后,乌孙人若不降服,那本单于就只好挥军夷灭之了!”
      “日逐王,你去告诉猎骄靡,告诉他,不要逼本单于将他和他的部族视为敌人!”
      匈奴的敌人的下场会是怎样,那是毋庸置疑的。
      东胡、月氏、丁零和林胡人的下场,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所有高过车轮的男子将被杀死,所有女性将掠走,所有孩子将被贩卖为奴隶,所有的牲畜,都会被抢走。
      甚至,为了杜绝后患,匈奴人会在水源下毒,用大量的尸体,充填到敌境的河流和湖泊中,使之变成一个瘟疫横行,疫病肆虐的地狱。
      伊稚斜低下头,跪到军臣脚边,道:“您的意志,伟大的撑犁孤涂!”
      出了王帐,伊稚斜冷笑几声。
      他可不是来调停的和平使者。
      恰恰相反,他是来散播死亡和恐惧的战争使者。
      “可惜了啊,南方的汉朝居然不上钩……”伊稚斜看着南方,有些失望的想着。
      对他来说,若是这个时候,南方的汉朝在背后对军臣来一刀。
      那么,配合现在的乌孙,他就能很完美的挑起匈奴本族内部的贵族,对于军臣的失望和反感情绪。
      在匈奴,单于可以胡作非为,可以残忍暴虐,但独独不能让人失望。
      一旦让部族的人失望,那么这个单于也就离死不远了。
      ………………………………
      与匈奴这边的气势汹汹,趾高气扬不同。
      乌孙人此刻已然是脸上写满了恐惧和担忧。
      整个西域,没有人能比乌孙更清楚匈奴的强大。
      哪怕是一对一的情况下。乌孙人也远远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那些看上去矮小的匈奴人,其实四肢极为强健。耐力也非常好,每一个匈奴男人。从四岁开始,就骑羊了。
      稍微大一点,就会乘上马驹的背。
      十岁左右,他们就会被授予各种作战的技巧。
      幅员上万里的庞大国度中生存的无数附庸和从属部族,为这些匈奴战士的成长,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
      通过作战掠夺的奴隶和财富,进一步解放了这些人。
      很多匈奴骑兵,实际上根本就不放牧,他们有奴隶帮他们放牧和照料草场。
      他们只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技巧。
      而乌孙与之相比。远远不如。
      在面对十四万匈奴骑兵的威逼下,乌孙国内,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投降派。
      右候遮休与中候撒斯,就开始在私底下埋怨,昆莫给乌孙招来麻烦。
      一些塞人与月氏贵族,甚至已经做好了,匈奴人杀过来就投降的准备。
      松散的氏族王国体制的缺陷,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好在,如今的昆莫猎骄靡。在乌孙各氏族中都拥有庞大的无人能及的声望。
      作为现世神一般,为乌孙各阶层膜拜。
      所以,现在,猎骄靡还能控制住局势。军队方面,依旧保持了忠诚,甚至旺盛的战斗意志。
      “现在的情况是不打一仗。这个事情就没办法善了了!”猎骄靡对他的两个儿子说道。
      昆盾与泥莫都低下头来道:“耶耶英明,事实确实如此!”
      作为乌孙的高层。他们都很清楚,假如什么都不做。就这样在匈奴骑兵面前屈服,那么,以后,这个草原上就没有乌孙人说话的地方了。
      乌孙从此就将支离破碎,成为匈奴人的走狗和炮灰。
      就像白羊、楼烦、休屠、昆邪这些部族一样。
      而这是有志于草原霸权的乌孙人所绝对无法接受的。
      “但怎么打,却有讲究……”猎骄靡站起来说道:“绝对不能跟匈奴人有大规模的冲突,那样的话,哪怕是取胜,我乌孙也要灭亡!”
      这是事实!
      乌孙的力量,在匈奴面前,只是一个小儿。
      输了还好,左右不过是给匈奴人去当狗腿子,炮灰。
      猎骄靡知道,以他在匈奴国内的关系和地位,单于庭也不会太过苛责。
      但要是在大规模冲突中赢了,那对乌孙,简直就是噩梦了。
      匈奴人一定会集结他所能集结的力量,对乌孙赶尽杀绝。
      而在战争中产生的仇恨,也会迅速冲散猎骄靡在匈奴国内的关系和人脉。
      到那个时候,除非乌孙能彻底击败匈奴,将匈奴人打回原形,肢解那个庞大的让人恐怖的帝国,不然,乌孙人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而这一次,不会有冒顿和老上来帮助、扶持了。
      “所以,我已经决定,带领部族,再西撤一百里,到列河(伊犁河)去,能跟上我们的匈奴骑兵,肯定很少,我们在列河旁设伏,吃掉他们,最好是活捉大部分,然后,再派人带上美姬、牲畜和奴隶还有黄金去请求军臣的宽恕……”猎骄靡看着远方,道:“假如这样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就只有臣服了……”
      猎骄靡很清楚,他的国家与匈奴的力量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到那个时候,若是军臣依然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乌孙的和解善意,那么乌孙除了臣服外,真没有其他选择。
      但以猎骄靡对匈奴的了解,他觉得,很大概率上,匈奴人不会冒着风险,一定要乌孙彻底臣服和归降。
      因为那极有可能会导致一场残酷的战争。
      附庸部族什么的,死再多,匈奴也不会心疼。
      但万一要是折损了几千个乃至上万个本部部族男子,那单于的位置也会不稳。
      就像南方那个汉朝一样,猎骄靡觉得,只要让匈奴人知道,乌孙人不会轻易屈服,那么,在没有太大的利益和仇恨的前提下,匈奴人不会冒险。
      只是,这样还是不保险。
      想了想,猎骄靡看向自己的次子,问道:“大禄,你不是跟伊稚斜有些联系吗?你派人去联络一下,最好鼓动伊稚斜在军臣后方造反……”
      尽管这个可能性很低,但,也不得不去尝试一下。
      万一成功了呢?
      泥莫还未答话,忽然,帐外传来侍从们的声音:“昆莫,龙城的母阏氏的使者来了!”
      猎骄靡一听,立刻站起身来,脸上也露出了放松的笑容:“快快有请!”
      母阏氏的使者的到来,终于让猎骄靡找到了一条能稳妥而且不失体面的下台机会。
      但猎骄靡却不清楚,这位母阏氏的使者,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灾难!(未完待续。。)
      s:注:匈奴的母阏氏,在史书上不止有一位跟自己的小叔子私通,而单于视若无睹。
      根据武沐先生著的《匈奴史研究》分析,这是因为匈奴人只关心宗种的纯洁性,换句话说,女性,跟小叔子什么的,就算生下孩子,被绿帽的人,通常只会去找自己兄弟的麻烦,但却不会责罚女人跟孩子,因为,在匈奴人的伦理观中,只要是自己氏族的血脉,就会被视为家族成员。
      史记里记载,中行说就曾经夸耀说,匈奴比汉朝优越,就优越在宗种的纯洁性上啊。
      另外,匈奴的少年和幼年男性会骑羊,这是史记跟汉书都记载的事情。
      主要依据来自儿单于。
      儿单于即位的时候,才十岁,常常骑羊,巡视王庭。
      在匈奴语中,骑羊的人,称为儿。
      这就是儿单于这个称呼的来历。

第六百一灾十三节 乌孙的灾难(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