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六十七节 风暴(3)[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事实证明,爆发出自己全部潜能的官僚阶级是恐怖的!
      后世二战时期,米帝用一星期一条航母的速度下饺子,直接干垮了霓虹和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
      苏联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拖拉机厂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在整个战争中生产了十万辆各型坦克。
      t34海活活的把汉斯淹死了。
      就算是那场大战中,最不靠谱的面条国,其实生产效率也不低。
      而制定督促实施并且参与堪称奇迹与伟大的生产计划的人,恰恰是这些国家的官僚集团们。
      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官僚集团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因为,这些人,是全社会最顶尖最聪明和最有能力的人。
      现在也是一样。
      一位位地位尊贵的列侯,带着自己的家臣子弟,沿着长江和驰道,视察和督促粮船的运输和保障工作。
      他们日以继夜,不分昼夜的巡查着每一条河道,每一段道路。
      同时,家里的粮食,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往彭城。
      更有许多列侯,亲自带着亲信家臣,来到了彭城和淮泗诸郡,参与到了对难民的安置和安抚工作中。
      这些列侯,几乎每一个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
      其中,甚至不乏曾经担任过郡守乃至于九卿的重臣。
      在这些的带领和督促下,难民安置工作,出奇的顺利和平稳。
      而中央的大臣和列侯们。则充分发挥了官僚统治集团的优势:一级压一级!
      丞相周亚夫主动召集九卿和各衙门的主要官员,布置任务并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
      这些人回头。就把自己下面的属官召集起来,同样要求他们立下军令状。限期完成某事,完不成的,就可以准备滚蛋了。
      而地方郡县,则受到了来自朝廷的强大压力。
      一个个郡守、郡尉,纷纷接到了自己恩主或者顶头上司的命令。
      于是,沿途的各郡,一下子就将救灾和援助灾区的事情,摆在了头等大事的地位。
      各郡的县令和县尉被要求,亲自带人。巡查河道、道路,并且组织民众,帮助运输。
      于是,整个难民安置工作以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以一种连刘彻都膛目结舌的高效进行。
      “可惜啊……”刘彻揉了揉太阳穴:“恐怕此事过后,他们就又要恢复原状了……”
      这是肯定的事情!
      米帝在冷战时,为了跟苏联刚正面,上马了阿波罗计划,并且实施了载人登月。
      等到了新世纪。特么米帝居然连航天飞机都要跟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毛借,节操都碎了一地。
      官僚阶级就是这个样子的,在平时,你抽一鞭子。他就动一下,你不抽,他死都不会动的。
      只有面临生死存亡危机之时。或者有着重大利益需求时,他们才会爆发出他们的恐怖力量。
      好在。经此一事,刘彻也摸到了些让这些家伙积极起来的条件的门槛。
      毫无疑问的。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官僚集团,只有在扩张期和感觉到危险的时候,才会高效运转。
      孟子不就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后世米帝和西方,天天喊天朝威胁论。
      难道只是闲的蛋疼,想给自己找个敌人,然后愉快的开启地球ol废土版本预告?
      答案很简单,他们需要为自己找个心理对手,然后假想这个家伙很强大很恐怖,自己必须打起精神来。
      不这样的话,他们的整个统治集团,就要在和平的靡靡之音中腐朽、堕落并且滑向深渊虽然,其实在实际上,他们已经在滑向那个深渊了,但好歹,能延缓一下速度,喘上几口气不是?万一在这过程中,发生奇迹了呢?
      譬如毛熊之死这样的盛宴。
      那大家就又能愉快的活上几十年了不是?
      找敌人这种事情很简单,特别是现在。
      匈奴是个再好不过的t了。
      但问题是,现在,汉匈关系非常好,短时间内,刘彻也不想破坏这种和平的环境。
      种田没种完,怎么能打架?
      所以,公开的全面的大规模的宣传仇恨匈奴的事情,是做不得的。
      匈奴人又不是瞎子和聋子,他们在汉室内部,也有眼线和情报来源。
      核心的机密他们探查不到,但公开的消息,却总是会知道的。
      刘彻可不想,现在就面对四十万匈奴铁骑。
      那么,就只能从利益方面着手了。
      让广大官僚集团和权贵阶级,分享国家发展和扩张的好处。
      虽然说,其实皇帝分不分享,无所谓。
      中国的历朝历代,皇帝通常都以为天下是他的。
      但实际上,却是官僚权贵们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集团公司,创业之初,老板肯定有着绝对控股权,但发展壮大后,许多人可能连百之十的股权都没有了。
      一家公司,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好,就不能不给下面的人股权,也不能不用股权去拉拢更多的人为自己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国家其实也同样如此。
      不管什么政体,统治者如何如何的强力,设计的制度如何如何的bug。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要面临一个问题:这蛋糕要不要分?分给谁?分多少?
      而中国的王朝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做出了看似很美好,但实际很糟糕的抉择。
      准确的说是,为了面子而放弃了里子。
    

第五百六十七节 风暴(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