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六十二节 教育列侯[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保值的途径。
      还有什么比这次天子开出来的条件和政策更保值、增值的方法?
      对掌握了大量特权和财产以及土地的列侯来说,将粮食从封国。运去彭城,根本不是问题。
      他们有着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就算是食邑几百户的列侯,家里面也养着几十上百的奴仆。
      这些人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去运粮,还能增加收入。
      而将那些在仓库里等着发霉的粮食,运到彭城,转手就拿到堪比黄金一样的硬通货的盐铁。
      别说是一百石粮食换十石盐,两百斤铁了。
      就是两百石换这样数量的盐铁,他们也有的赚!
      至于朝廷会不会赖账不给?
      列侯们就更不担心了。
      三年前,吴楚之乱,长安的子钱商人无盐氏贷款五千金给窦婴和周亚夫当军费。吴楚之乱平定后,无盐氏连本带利,赚回了十倍的收益。
      连子钱商人的债,朝廷都不赖。
      就更不会赖他们这些国之功臣,休戚与共的列侯的帐了。
      他们唯一担心的只是:盐铁的数量,到底够不够?
      要知道,随便一个列侯,都可能拿出上万石的粮食出来。
      万一要是粮食运了去,结果回头少府说:哎呀,君侯可能要等上半年一年,等俺把盐铁生产出来。
      那就惨了!
      谁不知道,少府最擅长的就是拖?
      拖你个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也是可能的。
      毕竟,单个的列侯,也无法去跟九卿之一的少府打官司也打不赢。
      假如要是少府真的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盐铁来……
      许多列侯,甚至大臣,都在心里计算起了自家的粮食储备。
      跟着天子政策走,有肉吃。
      这是最近一年来,长安贵族大臣们总结出来的心得之一。
      譬如去年,天子将小麦纳入粮食保护价政策,提前收到消息的列侯贵族们,在关中甚至关东,大量收购廉价的小麦,转手卖到少府,多的赚了五成,少的也赚了两三成。
      然后,天子又推广水车。
      大家咬咬牙,出了钱,在自己的庄园里架起了水车。
      结果,下面的人欣喜的禀报,许多本来已经要休耕甚至已经因为地力已尽,沦为下田的土地,都成为了上田,庄稼长的特别好。
      而通过水车架设,从内史那里得到的‘退税额度,又免费的购买到了许多便捷先进的农具。
      这些农具好用的很,大大提高了农庄的生产效率。
      譬如以前,要耕一百亩地,需要四个男人,足足三四天的功夫。
      现在。两头牛一具犁,一天就能耕两百多亩!
      许多贵族大臣,因此受益无穷。
      这次。若是真有那五十万石盐,一百万斤铁。
      大家伙觉得,就不用麻烦天下的商贾和地主了。
      自己内部就能解决!
      区区五百万石粮食而已!
      闭着眼睛都能凑齐啊!
      刘彻轻轻敲击着手指,微笑着回答周亚夫的问题:“少府去年,在江都国开了盐田一百顷,如今,仅仅在广陵城里。就已经有着不下一百万石的盐储备……”
      这话一出,无数人都是被震的七荤八素。
      盐田?
      盐还能种?不是煮或者卤制的吗?
      大家纷纷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但刘彻不想讲太细了。
      暂时来说。国家需要垄断晒盐技术和高炉炼铁技术,以敛聚财富。
      只有等到下一个稳定的财源出现,才会放开此类技术的限制。
      当然了,仅仅只是放开而已。
      国家对盐铁的管控和强力控制还是需要的。
      盐。关乎国计民生,铁是战略基石。
      这两者,不管在什么时代,都还是以国家为主体来控制和推动比较好。
      让民间去自由发展和管理,那注定了只会变成一个悲剧!
      少府令岑迈也微笑着道:“今年以来,敖仓中的盐储备,也已经接近了八十万石!”
      这就是一百八十万石的总储备了!
      无数的大臣贵族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既然连盐都可以像变魔术一样变出这么多,那区区百万斤铁,更是不在话下了。
      现在。大家的想法,从少府有没有这么多盐铁,变出了。少府能不能多给点盐铁啊?
      天下盐铁的缺口何其大!
      这五十万石盐和一百万斤铁,别说整个天下了,就是关中,都能消化掉!
      将家里没地方去的粮食,变出马上就能换成钱的盐铁。
      对贵族列侯和大臣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刘彻看着这些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一脸讨好模样的大臣贵族们,在心里面也是笑了起来。
      列侯们的财富和人力物力。在实际上,也是汉室国力的一部分。
      只是在和平时期,这些力量,都白白的浪费掉了。
      更麻烦的是,这些家伙,没有什么投资概念,他们就像一个守财奴一样,守着自己的财富和资源发霉,最后一起带着这些东西,去地下腐烂。
      这样的情况,在封建社会非常常见。
      譬如明朝时期,大量的美洲白银涌入中国,但明政府却偏偏闹起了银荒,这真是哭笑不得。
      汉室也一样,整个上层拥有大量的黄金。
      这些黄金要是利用好了,足够推行金本位。
      但偏偏,从皇帝到下面的贵族,大家更爱把黄金带到地下。
      也就后来王莽玩了一次不成功的黄金铜钱兑换机制。
      这次,刘彻打算,好好给这些家伙上一课。
      让他们知道,财富只有流通起来,才有力量。
      不能流通的财富,充其量,就是一堆无用的金属。
      同时,也让法家知道,盯着土地,已经不在能富国强兵了。
      新的时代,力量的源泉,来自于工业和人力的结合,是铁与血的组合。(未完待续)
      s:王莽新朝改革,有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就是规定黄金与铜钱的兑换率,黄金一斤值钱一万。
      但,这然并卵。
      基本没有起任何作用。
      因为上层的贵族,才不需要铜钱呢。他们自己就能铸钱!
      更麻烦的是,经过王莽这么一闹,到了东汉,广大的贵族和精英阶级们觉得,钱这个东西,真是万恶之源!
      于是大家一拍屁股,决定从今天起,咱们都不用钱了!
      于是,东汉政府在前中期,废除了钱币……
      改用了布匹、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
      于是,东汉政府的权力和力量,大大削弱。

第五百六十二节 教育列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