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五节 大朝仪(5)[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只是,天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大家伙也得表示表示。
      于是,群臣齐齐叩首,道:“河东吏治崩坏,累及黎庶,此皆臣等之罪……”
      晁错更是出列脱帽谢罪:“臣身为御史大夫,身负稽查天下郡国之责,河东之事,乃臣之过,请陛下责罚……”
      责罚个屁!
      许多人在心中吼道。
      特别是许多的列侯,心里只感觉有十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谁不知道,河东事发之时,晁错只是内史,当时的御史大夫是开封候陶青。
      而陶青之后背弃晁错,差点坑死了晁错,这个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清楚楚。
      此刻晁错跳出来把本不该他担的责任担起来,就是在陶青那个死鬼的坟墓上踩了一万脚,临了还要撒泡尿啊!
      陶青死了。一了百了,反正他在坟墓里也打不了滚。
      但是……
      列侯们可都还活着!
      大家伙可都还想着有天能直接出任九卿乃至于御史大夫、丞相。
      晁错这么跳出来。等于就是在隐晦的宣告天下,尤其是暗示天子:列侯们办事不靠谱啊。还是士大夫出生的臣子可靠,陛下您看,臣连不属于臣的责任都‘勇于承担,那些列侯呢?
      尽管天子不一定会想到这一节,但,总有这个可能不是?
      况且,天子身边聪明人那么多,一时天子‘想不到,总有一天‘会想到。
      而在汉室过去五十多年的历史上。列侯阶级与士大夫阶级是即合作又斗争,即妥协又相互撕逼。
      而最近二十来年,随着天下承平日久,士大夫阶级又人多势众,掌握了话语权,不断的向着列侯阶级们的权力步步紧逼。
      前有张释之,后有晁错、郅都,都曾经在列侯们身上咬下了许多血肉,甚至咬得某些列侯身死国灭。
      兔死狐悲。列侯们自然也对士大夫阶级的野心非常警惕。
      只是,晁错的话,没人能挑错,也不可能反对。
      然而。许多人却在心中暗暗的在小本子上给晁错记上了一笔。
      现在,大家是奈何不了晁错这位执掌亚相之权,负有劾举天下官吏重权的御史大夫。
      但人有失蹄。马有失足,这世界上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尤其是政坛上今日的胜利者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囚。
      许多人都在心中道:“晁错啊晁错,你莫要得意。有朝一日,本君侯定让你好看!”
      能到现在依然能位列朝班的列侯,或许别的能力不行,但落井下石的本领却是一个比一个强。
      刘彻不知道晁错那张大嘴一下子就又拉足了仇恨,他对群臣道:“周阳贼狡诈,便是朕与先帝,也曾庶几为其蒙蔽,诸卿也不需挂怀!”
      不然还能怎样?
      任命周阳由去当河东郡守的可是先帝!
      真要去追究,先帝脸上也不好看!
      “然,周阳贼一事,使朕明白,吏治之重,重于泰山!”刘彻负手道:“而欲防止类似周阳贼一般的狡诈贼子残害黎庶,为祸地方,朕意以为,加强吏治,是最好的办法,而吏治好坏,仰赖于御史大夫衙门及廷尉衙门的工作,为了昭告天下,朕与类似周阳贼一般的贼子誓不两立,朕意决定,从今往后,御史大夫及廷尉,上朝议政,皆绝席而坐,士大夫、列侯勋贵,当明知朕意,广为思考,向天下人宣告朕的意思,残民之官,绝不可再留任于地方!”
      群臣这才在心里哦了一声。
      大抵知道了,这是当今天子登基后的新政之一。
      新天子新气象嘛!
      打打贪官,杀杀污吏,这都是大家喜闻乐见,也是天下人都喜欢的事情。
      至于这朝中大臣对此却没什么太大的感触。
      左右不过是一轮风潮罢了,最多定向反腐,真要较真,去查地方上的龌龊事情,那恐怕天子自己也要受不了!
      但没人想到,刘彻这次是认真了。
      去年的考举,关中勉勉强强是消化了。
      但今年的,明年的,以后的考举出来的官员往哪里安置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了。
      这官场上的位置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尤其是地方上的小吏,诸如亭长,廧夫以及各县的基层官吏,向来都是被地方官员政绩的心腹把持。
      哪里有什么位置留给考举的士子?
      但考举的规模,在可见的未来是会不断增长的。
      这就让刘彻不得不想个办法来给将来的士子们腾位置了。
      定向反腐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长期坚持去做。(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百六十五节 大朝仪(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