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三节 真假楚王(1)[2/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兵和楚国陷落以及吴王的战斗缴文一同传到长安。
      关中震动,天下震动!
      刘彻闻言,嘴角一笑:“果然跳坑里吧!”
      但刘彻不得不承认,刘濞手下还是有能人的。
      譬如,刘濞的这篇战斗缴文,就写的很不错啊!
      刘彻站起身来,对王道吩咐:“备车,入宫!”
      ………………
      与此同时,吴王起兵的消息与他的缴文到了几乎所有诸侯王的案头上。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赵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僇辱之为故,楚王刘戊,惨遭横死!先帝功臣,尽放逐而诛绝,无有人君之礼遇,刘氏骨肉,瑟瑟然而惧之,乱臣贼子,充盈朝野,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寡人欲举兵诛之,谨闻教!”
      长沙城中,一位华服贵族念着刘濞的送来的这篇缴文,只念到一半,立刻就跳起来,道:“快哉,快哉!”
      他立刻对他的奴仆和下人吩咐:“给吾备甲兵,吾要起兵响应吴王!”
      这人是长沙王吴苪的庶子,对于朝廷商量都不商量一下就废掉他的继承权,把长沙国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没节操的做法,深恶痛觉,一直不服,此刻听到吴王起兵,哪里还坐得住?
      “……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齐国,临淄,齐王刘将闾只看了一眼缴文,就将它当成废纸,丢进了垃圾桶,他嘿嘿的笑了笑:“这扯淡呢,还三千里?五十万?鬼信啊?寡人就好好看戏好了……”
      齐王刘将闾对吴王造反能否成功,深表怀疑。
      即使刘濞此时已经手握六个郡两百多城的地盘,但在长安面前,还是不够看!
      “寡人素事南越三十年,其王君皆不辞分其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余万……”淄川,淄川王刘贤看着缴文,老实说,颇为心动,刘贤只是简单的算了一下数以后,发现,吴王刘濞已经有了五十加三十,八十万大军。
      别管他是否吹厉害。
      能吹出这么大一个厉害来,实力肯定也弱不到哪里去。
      只是……
      刘贤看了看自己手头的兵力,掰着手腕仔细数了数,他总共只有不过三千来人的军队,剩下的都在荥阳。
      嗯,吴王要是能西进江淮,兵临荥阳,寡人再考虑要不要跟随好了。
      至于现在,看戏就行了。
      其他齐国一系的诸王,各自也有着自己的算盘,大抵都选择了观望。
      但庐江王刘勃,在见了缴文后,却砰然心动。
      因为,他的长兄淮南王刘安,被长安所杀,虽然他跟刘安没什么感情,但兔死狐悲,刘勃觉得自己也该早作打算。
      只是,他在庐江国根基尚浅,庐江也只是一个小国,不过一郡之地,总共也就最多能拉出两三万人的军队。
      要是没有外力帮助,刘勃感觉自己前脚扯旗,后脚就得被他得丞相和太傅给镇压了,即使不是如此,隔壁衡山国驻扎的数万救灾的汉军,也能要了他的老命!
      于是,刘勃悄悄的派人送去了书信给刘濞,请求刘濞派大军前来接应。
      赵国邯郸。
      赵王刘遂却犹豫不决了起来。
      老实说,造反?
      赵王刘遂早就有这么个念头了。只是,荥阳离邯郸并不远!
      他要敢谋反,荥阳的大将军窦婴一个指头就捏死他。
      除非……
      “匈奴人加入……”刘遂想着,就找来了一个亲信心腹,命他悄悄的出关,去与匈奴人联系一下,嗯,要是匈奴人愿意参与,那他就跟着造反,要是匈奴人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刘遂觉得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肯定拗不过长安。
      至于匈奴人会不会搀和进来?
      刘遂想了想,觉得,以匈奴人的脾气,他们肯定会搀和进来的。
      去年匈奴人不就大举入侵了吗?
      刘遂就觉得以正常情况考虑的话,匈奴人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趁火打劫的机会!
      要知道,长安与匈奴控制下的河南地区,仅仅只有八百里!(注1)
      ……………………………………
      刘彻踏入宣室殿。
      整个大殿空荡荡的,只有天子一人,端坐于上。
      “太子准备好了吗?”天子刘启问道。
      刘彻跪下来,禀报道:“父皇已经差不多了……吴王即已入瓮,可以开始表演了!”
      数日前,当刘彻入宫后,与自己的老爹密议,商量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个主意叫李代桃僵。
      简而言之,既然刘戊已经死了,朝廷怎么解释,在有心人耳里都一样。
      那就干脆使诈!
      这个世界要找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很难很难。
      但是假如只是要找一个大概差不多的人,却相对很简单。
      后世那么多s朝鲜金家王朝三代的。
      电视里,更是一堆堆的模仿秀。
      在此时,想要找个人来模仿刘戊,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实际上只要身高口音和体型脸型差不多就行了。
      然后,给他披上一套王袍,再让越夷吾跟张尚背书,这样,就是再正宗不过的楚王了。
      谁敢质疑,谁能怀疑?
      于是,少府衙门迅速的就从其名下的庄园里找出了十几个类似符合特征的人选。
      在经过筛选后,最终选定了一个出身楚国在彭城长大的男子来扮演楚王刘戊。
      在经过这几天的紧急培训和指导后,最起码,这个男子已经能在旁人的指导下,将刘戊的样子模仿个七八成相似。
      这就够了!
      刘彻就记得,后世满清末年,可是出现过一桩自称光绪皇帝的案子。
      这个案子最后到了某省总督面前才被审理清楚,裁定为假冒。
      这个案子告诉人们,在封建社会,想要冒充大人物,关键不是像不像,而是够不够胆子。
      至于这出戏,最后该怎么收场?
      刘彻一点也不担心,等戏演完了,找个借口,让‘刘戊‘自然死亡或者是因为愧疚自杀什么的,不要太简单了!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能把刘濞打败,那,现在所做的一切就都是正确的正义的!r1152

第三百零三节 真假楚王(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