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七十二节 新思维(1)[1/2页]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翌日一大早刘彻就起来了。
      在赵邵氏的伺候下,穿戴整齐,系好绶带,然后,安静的站在太子宫的殿门口,等待着老爹的使者。
      老爹的使者还没来。
      剧孟就带着两个手下赶过来了。
      “家上……”剧孟深深一鞠躬,在得到刘彻的许可后,他走近身旁,在刘彻耳边轻声细语了几句。
      刘彻听完,嘴角冷哼了一声。
      “好手段!”刘彻站起来,他看着剧孟,命令道:“卿拿着孤的信物,去请太仆袁丝,今日下午来孤宫中一会!”
      “诺!”剧孟躬身点头。
      “丝公是长者,客气一点!”刘彻吩咐着。
      刘彻转身看向东方初升的旭日。
      他摇了摇头。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笨蛋以为自己的力气很大。
      剧孟来禀报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今天早上,剧孟起来后就发现,原本手底下很老实的好几个关中游侠头子,跑来跟他辞职了。
      问原因,居然是季心发话了,让这些人过去帮忙,至于具体是什么事情,那些游侠头子一个都不肯说。
      季心是谁?为什么有这么大能耐?
      这个问题,刘彻心里跟镜子一样清楚。
      季心,是前河东太守季布的胞弟,同时也是关中最大的游侠头子!
      前世,刘彻曾听人说,关中三霸:季、田、杜。
      季氏家族雄霸关中。黑白通吃,堪称关中黑白两道的巨人。
      田氏就不用多介绍了,专门投资各种有潜力的政治新星。甚至不惜血本。
      而杜氏,则是一个在汉室传承百余年的庞大家族。
      后来宣帝时期,改鸿固原为杜陵,杜陵的由来,就是因为当时整个鸿固原及周边地区,大部分的人都是杜姓。
      想对关中商人下手,刘彻又怎么可能不去摸这些家族和势力的老底?
      “季布……”刘彻颇为玩味的想着:“季心……呵呵呵……你们居然跳出来跟孤作对!”
      季氏家族是当今天下最懂操纵舆论为己所用的家族。
      简单的来说。这个家族是靠宣传起家的。
      最初季布是给项羽卖命的大将,楚汉相争,项羽于乌江自刎。季布沦为丧家之犬,于是匿于当世关中游侠头子朱家的家中。
      后来,靠朱家的关系,疏通了几个贵族。营造了千金买马骨的舆论气氛。又靠着伍子胥的故事,说动刘邦赦免季布的死罪。
      其后,季布就开始踏上仕途了。
      通过那次磨难,季布第一次尝到了操作舆论带来的好处,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惠帝时期,季布靠着站在主和派一边,踩着主战派的樊哙的身子,终于爬上了两千石大臣地位。
      但是。在先帝时,这个操作舆论的大能终于载了跟头。玩脱了。
      当时,季布时河东郡太守。
      某年,御史大夫出缺,先帝听说季布在河东郡守任上干的不错,于是召其到长安考察。
      季布跟往常一样,玩起了舆论把戏,不断的营造出他非常优秀,很贤德的舆论气氛。
      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一个月过去了。
      先帝依然无动于衷,即没有任命季布当御史大夫的意思,也没有放季布回河东的想法。
      这可急坏了季布,于是索性逼宫,说什么:“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刘彻的皇祖父岂是那种能被人要挟和逼宫的人?
      于是,季布回家种田了,当然,明面上的优待还是很多的!
      至少,顾全了季布的面子!
      然而,季布回家以后,根本不安分。
      又玩起了营造舆论,宣扬自己的那一套。
      他跟楚国人曹丘搅在一起,由曹丘替他到处宣扬,事实上,季布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名声,一半功劳归曹丘。
      恩,季布的话,大抵还是个政客,玩的呢也是政治上的游戏。
      假如只看这些,季氏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出过两千石大臣的家族,在关中没有一百,也有九十九个。
      但是……季布的弟弟季心,却能让即使是两千年后,隔着一些史书上的蛛丝马迹,人们也能一窥这个关中霸主的真面貌。
      《史记》上怎么记载的?
      :‘季布弟心,气盖关中,遇人恭敬,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
      短短数句话,立刻就能让人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侠的模板。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游侠可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韩非子说的好,正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杀人犯法,敲诈勒索,才是游侠的主业。
      至于二两黄汤下肚,弄不清自己是谁,凭着一股热血,就要去帮朋友出头的,那终究是少数。
      而作为当世与剧孟齐名,分别称雄于关中和关东的唯二的游侠巨头。
      季心自然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多次杀人被通缉,多次被朝廷追捕。
      至今廷尉衙门的档案里还保存着季心的苦主们泣血的控诉文书。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公理正义。
      有权的人有钱的人还有有关系的人,即使杀人犯法,那又如何?
      季心每次被朝廷追捕,总有有权有势的人帮他开脱,甚至为他藏匿和逃亡提供帮助。
      官府抓之不及。
      然后,遇到天子大赦天下,季心又活蹦乱跳的蹦跶了起来。
      甚至于……
      刘彻记得,前世郅都当了中尉后。一般的权贵商贾在郅都面前像只老鼠一样瑟瑟发抖,唯独季心,时人的说法是‘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礼。
      呵呵。一个布衣游侠,让堂堂中尉,号称苍鹰,国之爪牙的郅都都‘不敢不加礼。
      可见季心当时嚣张到什么程度了。
      那季心的底气从何而来?
      很简单,季心的后台,刘彻再清楚不过了。
      当朝太仆,故吴相袁盎!
      当初。季心杀人犯法,亡命天涯,是袁盎把他藏起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季心忽然跳出来,是袁盎指使的?还是他自己自作主张?
      别以为袁盎是什么正直君子……
      袁盎干过的徇私枉法的事情,要是写成文字,能编成一本书!
      事实上。刘彻很清楚。满朝文武,除了已经因为中风而黯然下台的前丞相申屠嘉外,没拿钱的,真是屈指可数!
      就连晁错背后,也有着金主支持!
      汉室的政治生态,跟后世米帝很像。
      朝野之中活跃着一大帮‘游说集团,每逢政策变动,都能见到这些人的身影。
      后世常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因此,现在刘彻也不清楚。季心忽然跳出来,背后究竟有没有袁盎的指使?
      但有一件事情,刘彻很肯定,那就是,不管怎样,都要把袁盎叫来问清楚。
      说老实话,假如不是逼不得已,刘彻实在不愿意与袁盎为敌。
      实在是刘彻太了解袁盎的厉害和手段了!
      ………………………………
      不多时,代表刘彻去未央宫向皇帝老爹问安的颜异回来了。
      颜异带回来了皇帝老爹命令刘彻立刻进宫的命令。
      于是,刘彻坐上马车,朝着未央宫而去。
      一进宫门,刘彻就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宫里面平时一见到他就满脸媚笑争着奉承的宦官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殷勤和恭敬,甚至有人一见刘彻立刻绕道。
      “动了不少人的奶酪呢!”刘彻心里想着。
      一个粮食保护价,等于戳中了关中商贾的g点。
   &nbs

第两百七十二节 新思维(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