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59:那不是人死后去的地方吗?[1/2页]

娱乐:在封杀边缘疯狂试探 小鸟伏特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拿定主意后,刘嫂便在当天夜里,怀揣那块怀表,背着丈夫,来到西环路的五岔道口。”
      “后半夜三点,那辆破旧的老客车还真又开了过来。”
      “等车近前停下打开车门后,刘嫂赶紧背着丈夫上车。”
      “待她把丈夫放到车座上,车已关了车门往前开去。”
      “她就觉一阵眩晕,一下跌倒在丈夫身边。”
      “这时候,卖票的过来收钱打票。”
      “刘嫂便掏出一张百元的票子递过去。可卖票的却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她说:我们不收这种钱。”
      “那你要什么钱?”
      “银元,我们只收银元。”
      “刘嫂惊愕的望着卖票的说:不会吧!就是走遍全华国,也都用这个钱。花银元,那是哪辈子的事呀。”
      “我再说一遍,我们只收银元。”
      “银元?我可上哪给你弄银元去呀。”
      “对不起,你要是没有银元买票,就请下车。”
      “说着话,卖票的就喊司机停了车,撵他们下车。”
      “刘嫂连忙说:别别,我手里确实没有银元。再说,我也真不知道坐你们这趟车得用银元买票。是这么回事……接着,刘嫂便把昨天夜里遇到老者,老者又让她去知草堂的事,跟卖票的如此这般的说了个大概。”
      “卖票的听刘嫂这么一说,便缓和了口气说:既然你说是知草堂的人让你去找他的,你可有啥凭证。”
      “刘嫂赶忙站起来:有,有有!”
      “她掏出那块怀表说:这就是夜里那个老先生临上车时给我留下的。”
      “一见这块怀表,卖票的脸上立马多云转晴。说:这不是‘知草堂坐堂郎中的怀表吗,你要是早拿出来,何必费这么多吐沫呀。好了,你赶紧坐下吧。车票免了。”
      “随后,卖票的便回到了乘务席,喊司机开车。”
      “等车启动走上后,刘嫂的心才扑通一下落了地。”
      “可还没容她坐回座位,就又感到一阵眩晕。晃了几晃,便身不由己的倒在车座上,失去了知觉。”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刘嫂就觉有人连推带喊的叫她。”
      “待她醒过来睁开眼睛,卖票的告诉她说到站了,催她快点下车。”
      “刘嫂醒了醒神,赶忙背起丈夫下车。”
      “等她从车门下来一看,见是站在一座城门前。”
      “进了城门,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道两旁多是青砖土瓦的老式店铺。再看街上行人,长袍马褂的一水老辈子穿着打扮。刘嫂越看越觉着奇怪,心说,这是到哪了,这街道,这房屋,还有这来往行人的穿着打扮,就跟老辈子电影电视剧里似的,古里古怪的。”
      “可刘嫂顾不上多想,她背着丈夫,顺街道边走边找,边找便问。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知草堂。”
      “进了知草堂。”
      “因有那块怀表为凭,等刘嫂夫妇说明来意,便被药店里的伙计引入后堂,见到了那个老者——坐堂郎中老先生。”
      “老先生热情的接待了刘嫂夫妇,并为他们单独安排了一间病房。”
      “可等给刘嫂的丈夫做了详细的检查后,老先生不由皱起了眉头。”
      “刘嫂不由心里一紧,说:咋样老先生,还能不能治?”
      “治到是还能治,只是得用一种特殊的手段。”
      “用啥特殊手段?”
      “这个嘛……”
      “见老先生沉吟良久,也不肯把话说下去,刘嫂便焦急的说:有啥话老先生只管说。不管用啥手段,只要能把我丈夫治好了,随您怎么处置。”
      “这个……这个……”
      “刘嫂急等着老先生说出下文,可老先生却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最终也没说出到底用啥特殊手段,来给她的丈夫治病。”
      “见老先生如此为难,似有什么难言之隐。刘嫂也不便再追问下去。既来之,则安之。她只好耐下心来,慢慢等待。”
      “老先生对刘嫂夫妇宾客相待,还特意派佣人吴妈专门伺候他们的饮食起居。可对给刘嫂治病的事,却一拖再拖,一直不作安排。”
      “刘嫂几次转弯抹角的想探探口风,可老先生却总是躲躲闪闪,搪塞回避。”
      “转眼到了腊月十五,刘嫂扳着手指算算,已来知草堂一个礼拜了。”
      “可老先生还没给个准话,到底啥时候给丈夫治病。”
      “刘嫂实在耐不住了,一大清早便去找老先生。”
      “这回她不再转弯抹角,也没做任何铺垫。”
      “开口便直奔主题,问她丈夫的病到底还能不能治,若是没有希望的话,便不想再让老先生为难……”
      “老先生被挤了旮旯,没法再搪塞躲避。”
      “终于答应刘嫂,马上就安排给她的丈夫治病。”
      “但他告诉刘嫂,再给她丈夫治病前,刘嫂必须亲自到城南的乌有山药王庙上香,以祈求药王保佑。”
      “吃过早饭,刘嫂便由吴妈引领着,去往乌有山药王庙上香。”
      “一路上,吴妈跟刘嫂讲述着乌有山药王庙的典故和传闻轶事。”
      “可刘嫂哪有闲心听这些呀,一心想的就是,快点到乌有山药王庙上香,好让老先生给他丈夫治病。”
      “刘嫂想着心事,不由加快了脚步。”
      “吴妈便知趣的闭了嘴巴,陪着刘嫂匆匆赶路。可事情往往是欲速则不达,越急越出差。”
      “就在她俩路过一条小河走冰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吴妈把一只脚掉进了冰窟窿。”
      “河水不深,倒也没啥危险。可等把脚从冰窟窿里拽出来时,脚上的棉鞋已经湿透了,鞋壳郎里灌满了水。”
      “此时正值十冬腊月,滴水成冰。时候不大,那只鞋便成了一个冰坨。”
      “好在从县城走出来还不是太远,刘嫂便让吴妈脱下鞋把脚插到棉袄大襟里捂着。”
      “她返身跑回去给吴妈取鞋。”
      "刘嫂气喘吁吁的跑回知草堂,直奔后院吴妈的屋里去取鞋。"
      “可就在她来到吴妈住的西厢房,刚要开门进屋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个蒙面人拎着一根木棒,闪进了丈夫的病房。她不由心里一紧,暗叫一声:不好!有贼——”
      “情况紧急,刘嫂没顾上喊人,便径直奔了过去。”
      “等她来到门前,由门缝往里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就见那个蒙面人蹑手蹑脚的蹭到病床跟前,对着趴在床上的丈夫,慢慢的举起了手中的木棒……她不由惊叫一声,便猛地闯了进去——”
      “可还是晚了!!!!”
      “就在她惊叫着闯进病房的时候,蒙面人手中的棒子已经狠狠地落在了丈夫的腰上。就听得丈夫撕肝裂肺的惨叫一声,便没了动静。”
      “这时候,刘嫂已顾不得丈夫如何。”
      “她就跟一头发怒的狮子似的,咆哮着扑向蒙面人——”
      “可就在这时,那个蒙

359:那不是人死后去的地方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