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3章 心直口快的苏轼[1/2页]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剪秋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吕惠卿,休要在官家面前挑拨离间!”苏轼维护弟弟道,“我苏轼没有弟弟的才干,家中财富俱是弟弟赚得。但苏家的每一分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勤勤恳恳赚来的。并且子由出钱收养孤儿,大灾时倾尽所有帮助难民,从未有过半分为富不仁!”
      章??P乃臻?钥鳎??潘???兆欤???绞怯腥俗柚梗?臻?驮绞羌ざ?骸氨菹拢??翘煜鹿仓鳎?唤鍪亲孀诘囊癖樱??隼涤诎傩盏挠祷ぁ>墼蛭??瘢?⒃蛭?瘀拧>凵⒅?洌?蝗莺晾濉
      陛下当以百姓为要,若一意孤行,必将引起天怒人怨,到那时悔之晚矣!臣冒死进谏,惟愿我大宋繁荣昌盛。王相国党同伐异,致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陛下不得不引起警惕!”
      章??蜕?溃骸白诱靶郑?憧毂鹚盗耍∧憧梢圆还艘磺校?训谰筒还俗佑陕穑俊
      想起弟弟,苏轼就一阵心痛。
      弟弟平时日时常要他谨言慎行,遇到不满之事权当没看见,可是没有弟弟在旁约束,他根本就做不到啊!
      王安石受到群臣的质问,赵顼也不得不让他自己做出解释。
      谁知王安石本就心高气傲,他认为自己没有贪污腐败,没有结党营私,一心富国强兵没有错,他也不会有错。
      “陛下,纵观历朝历代,但凡想要革新,从来就不是容易之事。老臣早就说过,陛下要做尧舜就必须有面对奸臣攻讦的勇气。若只因一点反对声音就动摇,如此婆婆妈妈,如何能做贤明之君!”
      王安石的话无疑很重,他不仅把谏言的群臣定性为奸臣,居然还怀疑起了皇帝的英明。
      而且说完这些话,王安石竟然愤愤离去,一点也不给皇帝面子。
      慈宁殿。
      张茂则一点给太皇太后捶肩,一边说道:“太皇太后,今日朝堂之上王安石口出狂言,官家居然没有责罚他。”
      太皇太后半眯着眼睛:“孙儿他这是忍着呢!当初那么多人反对革新,是他一心推进。王安石有今日之狂妄,盖因孙儿的偏袒。”
      张茂则担忧道:“可是那王安石如此目中无人,变法又祸国殃民,难道官家就这样一直忍着?太皇太后您也不过问吗?”
      “再等等看,看官家能忍到什么时候。孙儿年轻,难免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得等他自己明白才行。我从前垂帘听政,就有台谏官说我牝鸡司晨。如今我老了,有些事就当没看见,有些话只当没听见!”
      张茂则点头:“是老奴多嘴了。”
      另一边的紫宸殿。
      王安石拂袖而去,官家脸色铁青宣布退朝,朝臣们无奈,议论纷纷往外走。
      吕公著对着范纯仁等人道:“诸位同僚,今日我等惹恼了那拗相公,只怕这中枢咱们也待不下去了!”
      范纯仁愤愤道:“把我撵走也好!反正我也不想看到王安国那副嘴脸!”
      司马光更是直接:“我这就回家写辞表去!富弼相公、韩琦相公、欧阳公都走了,我还留在这里作甚!”
      苏轼急忙劝道:“诸位不可啊!若大家都走了,朝中就更没人与王相国抗衡了!”
      范纯仁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王安石一意孤行早晚会付出代价!”
      众人气鼓鼓走了,让苏轼百感交集。
      出了宫门,苏轼漫无目的在汴京城了走着。
      他想回家又不敢回家。
      走了许久,直到天黑了下来,他才不得不走到家门口。
     &

第373章 心直口快的苏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