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此时还未完全崩溃,大唐的富农和自耕农阶层规模极其庞大。相比较来说,倒是赤贫人群不算太多。
均田制造就了大唐强盛的沃土,虽然存在很大弊端,不过确确实实在大唐建国初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天下人人有田可耕,不但让民心向着大唐,也让整个社会迅速稳定发展起来。
李弘一直都在推教育,此时这两个阶层受教育的人数显著增加。
国内的矛盾还在激化,土地兼并,均田制的极速崩溃,门阀贵族肆意侵吞土地,隐匿人口,各种社会矛盾极难调和。
而今年,安西那边已经有了法令,在关中中原地区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可以自愿举家前往安西,将得到朝廷分发的大量土地,并且三十年不用交任何税赋。
同时,原本只有男子可以分到土地的政策,在安西都护府得到改变,女子适龄以后,也能分到一部分土地,大概为男子的三分之一。
李弘在有意将大唐境内过于密集地区的人口向边疆转移。
广阔的西域,更为广阔的中亚,此时需要大量人口的填充。
除了朝廷给分配土地,李弘还鼓励私人开垦,此时这里的土地太多,而居住的人口又实在太少。
而这里民族复杂,历来和中原皇朝离心离德,不断在中原皇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徘徊,典型的墙头草。
只有一种办法才能在这里实行长期的长治久安,那就是让这片土地成为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混合居住的状况。
当然,这期间肯定有各种民族矛盾会被激发,不过比起长痛,短疼更容易让李弘接受。
此时高产作物会继续普及,粮食大量增加,必然导致人口的快速膨胀。
将人分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
中原装不下,就往东北和西北分,南方装不下,就往南洋甚至更广阔的新大陆分。
中原和江南的土地已经基本开垦到极限,可边疆地区却存在大量未开发的土地。
以前这里不能种粮食,不能种棉麻,可现在能种了,自然会吸引一部分人。
三月,莺飞草长,天地间一派欣欣向荣,两位小公主也快一岁了,都在咿呀学语,都在学着走步。
李弘牵着小丫头粉嫩的小手,看她们迈着小短腿,努力学走路的样子。
一会大女儿摔倒,李弘还没去扶,小丫头就自己爬了起来,不哭不闹。
“真是朕的好闺女,来,叫一声父皇!”
“呀呀!”
“朕看你母妃叫的那么好,怎么就不会叫父皇?”
“咦呀!”
太液池畔,青草如茵,无数花朵仿若天空的繁星点缀其中,风吹过,草地如同绿色的湖水荡漾。
这里是两个小丫头最理想的学步场地,就算摔倒,也有厚实的青草作为缓冲。
小丫头已经可以松开李弘的手,独自在草丛摸索着前行,偶尔对草丛中的花朵来了兴致,粉嫩小手采撷花朵,剥落花瓣。
周围几个宫女跟着,赶着这里忙着采蜜的蜜蜂,却将一些粉蝶惊的扑棱粉翅,在花间飞舞。
“好了,不用驱赶蜜蜂了,这些蜜蜂不会轻易蜇人。”
“陛下,看谁来了!”
李弘话音刚落,杏儿就跑了李弘身
第252章 阳春三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