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妇科在大量招人,以至于李弘不得不重新将一处空置的藩王府邸用作妇科使用。
妇科此时已经独立出国医馆,拥有了自己的学习和办事场所。
而为了应对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妇科已经大量从平民之中挑选适龄女孩,从小开始培养她们,当然,也大量招收十五六岁的女娃,让她们只学剖腹产相关知识和技巧,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孕妇潮。
仅仅一个四月,林清雪亲自主持了超过上百例的剖腹产手术。
几近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在这个难产很频繁的时代,俨然是一个奇迹。
当然,能顺产的尽量顺产,不过遇到难产,就要进行剖腹产了。
这和后世妇产科的模式已经基本一样。
妇科这里能给孕妇又一重保障,自然吸引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来这里待产。
而随着进行剖腹产的孕妇人数极具攀升,双胞胎此时也大量出现,难产的孕妇之中,许多其实都是怀了双胞胎。
这些双胞胎的出现,也印证了从古至今,其实华夏人的基因没什么大的变化,之所以古代双胞胎极少,就是死于难产的太太多。
想到国医馆待产的孕妇人数还在激增,上百万人口的长安,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是在开玩笑,而此时的高生育率更是将人口的规模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五月,能够独立进行剖腹产的女医者已经到了两位数,而进行的刨腹产手术也达到了上千例。
依旧是恐怖的成活率,难产而亡在国医馆已经基本消失。
此时长安来妇科这里待产,几乎成了孕妇最好的选择,毕竟没有哪户人家愿意面对自己家产妇难产无法救治的场面。
整个五月,朝廷还做出了一个重大决议,凡是落户长安的大唐子民,包括在长安定居三年以上的外国友人,在国医馆妇科待产,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由国医馆妇科专业人员教授待产母亲一些育儿技巧和知识。
朝廷还免费提供给每位待产母亲一日两餐的营养餐,好吧,这项有钱人家看不上,不过能真正帮到社会底层家庭。
一时间,长安的地价都不断受到冲击,而不知不觉之中,物价极高的长安城,人们渐渐发现一些东西的价格已经悄然降低。
有人在刻意控制长安的物价,当然,能够控制长安物价的只能是官方,可做这些事的肯定不会是官方。
官方在这个时候,是不会露面的。
此时李弘的手已经伸到商业这块,阿伊莎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去了太极宫七次,而丝绸之路上运输的货物,两个月竟然提升了有七成之多。
除了借助阿伊莎渐渐控制丝路这条最重要的东西方贸易路线,李弘在四月还私下接见了长安城中最大的十几家商户,以极强硬的手段约束这些商户。
商人此时可没后世那般很高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时代,商人可没什么人权。除了有钱,他们啥也没有,甚至有钱都不能穿绫罗绸缎。
约束他们,对于皇权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当然,李弘也给他们一些特权,长安物价自然就一跌再跌。
第241章 一些改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