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论三兄弟[2/2页]

我母后是武媚娘 染血的羽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犯浑,但是到底他们没做什么太过伤天害理事情,也都一直为了维持大唐的统治而努力。
      李贤走的早,却也已经展现出他作为皇子的优秀品质,错就错在他做太子时,恰好严崇明回乡被匪盗所杀,武媚娘将这件事怪罪到李贤头上,毕竟身为当时的东宫太子,他有嫌疑,而且极大。
      而那时候,东宫正好事发,东宫的马厩藏了几十副铠甲,那时候的藏甲,可是重罪。
      藏兵不藏甲,一旦发现藏甲,就是谋逆之罪。
      李贤就以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蜀,后来为酷吏丘神?薇频淖跃
      章怀太子也就成了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念想。章是文章之意,李贤聪颖好学,才思敏捷,而且带人注释过《后汉书》,而怀则是怀念之意。
      李贤被酷吏逼的自杀,而武媚娘也就成了杀李贤的幕后指使者。
      甚至野史记载,李贤并非武媚娘亲生,而是她的姐姐武顺所生,为了顾及皇家颜面,武媚娘将他记在自己名下。
      其实这根本经不起推敲,李贤只比李弘小不到四岁,他若是武顺所生,武顺怀胎还需要十月,也就是说,在武媚娘做昭仪,王皇后和萧淑妃还在的时候,李治就宠幸武媚娘的姐姐了,怎么可能。
      而李显,最爱犯浑,第一次做皇帝时,因为给自己的皇后韦氏之父韦玄贞加官,还想再次提拔他为侍中,遭到了当时高宗皇帝临终任命的顾命大臣裴炎反对,李显大怒,说道。
      “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他的第一次皇帝生涯结束,废为庐陵王。
      第二次做皇帝时,到了最后,竟然是被自己最信任的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
      他爱犯浑,不过他做皇帝时,政绩却也不错。
      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这些都是政绩,奈何就是不识人,又太相信和宠幸一个女人。
      至于李旦,他这个皇帝做的,登基两次,三让皇位,让自己母后,让自己儿子,真没什么可说的。
      第一次做皇帝,权利都在武媚娘手中。第二次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儿子和妹妹推上皇位的他,基本都听自己儿子的。
      他唯一的贡献,大概就是有个好儿子,李隆基。
      李隆基的后半生很让人憎恶,但是他的前半生,着实做出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政绩,开元盛世由他一手打造,大唐最后的一次兴盛归功于他。
      当然,也是他一手造就了安史之乱,盛唐从此不复。
      李弘此时想着自己三个弟弟的表现,结合母后和太子妃对他们三人的看法,此时觉得,他们三个确实是可以协助自己的助力。
      只要有他这个兄长在,自然要护着李贤,不会让他英年早逝。会随时警醒李显,不让他做太出格事情,甚至他可以杀了韦氏或者让韦氏无法成为英王妃。至于李旦,乖宝宝一个,不过以后大唐开疆扩土,他也能有大用。

第104章 论三兄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