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有效的,至少在高中毕业前,赵承熙没有再做出出格的事儿。
但他的交际能力依旧很差,同学说即便是日常对话,他也永远不会正对着你,也不会看着你,眼睛总是看着地面,脸上带着茫然甚至有些沮丧的表情。
2003年,赵承熙高中毕业,gpa平均分3.5,b+这个等级,算是个中上。
然后他就进入了佛吉尼亚理工学院,专业为商业信息技术,但在大三改修英语。
大学期间的赵承熙比高中时显得更加孤僻,而且大学也不像高中阶段那样对学生精神状态有那么多的监测引导,离开父母之后也让赵承熙内心中的恶魔彻底释放。
大三那年开始,以往沉默寡言的赵承熙变得激进起来,课堂上经常会无端发怒,人也变得更加歇斯底里,经常会撰写一些色情暴力的诗词,性格变得傲慢,令人讨厌。
他也学会了纠缠女同学,会在她房门口写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白,会在楼下呆呆的看着女生房间,那个女生十分感动,然后报了警。
差不多在2005年底,当地精神卫生机构确定赵承熙脑子有病,需要住院。
在接下来的2006年,赵承熙似乎正常了一些,没那么多事儿,不过在文学解析以及撰写的论文中他往往会引用《德州电锯杀人狂》中的段子,而且对恐惧、施虐、受虐等情绪非常热衷。
2007年初,赵承熙的脑子又开始轴了,他在2月和3月分别购买了一支瓦尔特p22和格洛克19手枪,下边是他在作案前自拍的一些照片,后来寄到了nbc电视台。
从赵承熙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一直是个缄默寡言,不善社交的高丽国人。
长得也丑,穿着也很怪异,所以从小到大一直都没融入过大群体。
在大学期间这种现象更加凸显,事后佛吉尼亚理工大学调查小组的成员马丁说“赵承熙经常穿着黑色牛仔裤和口袋很多的背心,带着一顶黑毛子和墨镜,这身穿着经常引起其它同学的嘲笑”。
我估计是因为赵承熙常年在这么个被嘲讽的环境中长大,自己性格又抑郁,再加上求偶受挫,最终持枪报复学校。
接下来我来讲讲这个案情经过:
故事时间线是这样的,4月16日早上5点,赵承熙的室友发现赵早早的就已经起床,在电脑上不知道捣鼓啥东西。
早上6点不到,室友看到赵承熙洗完澡,穿好那套古怪的衣服后离开寝室。
7点左右,有人看到赵承熙在waj入口处等候。
7点02分,艾米丽进入waj,回到她的寝室。
这儿得补充一下,艾米丽就是赵承熙一直在追的妹子。
但这妹子有男朋友,之所以这天早上她才回寝室是因为她每周末都会和男友去外面过夜,4月16日恰好是周一,所以她在早上回寝室整理学具准备去上课。
7点15分,赵承熙进入艾米丽的房间,射杀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妹子。
枪响后隔壁房间的小伙子莱恩跑来查看发生了啥,结果就被赵承熙顺手解决了。(死亡人数x2)
第三百八十四章 谁也不服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