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三章 抢劫案例[2/2页]

相师异录文 20顶呱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警方丝毫没有怀疑过案犯可能是黑人。
      所以3名案犯开始得意忘形,不仅大肆挥霍抢来的现金,其中一个名叫拜耶的劫匪还发了一封感谢信给cfx(compositeeffects)公司,信中写道:“我非常满意贵公司的面具,其仿真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接到感谢信的cfx(compositeeffects)公司职员起初也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购买面具几个月之后才给公司发这样的信件。
      联想到最近的3名白人男子假扮警察抢劫案之后,公司的负责人认为他们有必要把这封感谢信交给警方。
      2013年7月,纽约洲警方以这封感谢信为线索,成功抓捕了3名案犯,并对其提起了诉讼。
      这一个重大案例给白小姐讲述完了,我再跟白小姐讲讲这种案件里的犯罪心理分析。
      事实上,类似于第一起案件的银行抢劫案的数量,在所有类型的抢劫案中所占的比重很低。
      就拿y国来说,银行抢劫案的数量仅占全部抢劫案件的2.4%;与之相对的是破案率却非常高,比如2001年美国抢劫案的破案率为25%,可银行抢劫案的破案率却高达60%。
      所以,很少有人会选择抢劫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因为目标实在是太大了。
      而上面两起案件中的嫌疑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金融机构,大概是对自己的伪装过于自信的缘故。
      抛开风险因素不谈,抢劫金融机构的回报确实是最大的,如果只是闯入一家便利店、打劫一个行人或者其他小型商店,根本不可能会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现金放在那里让劫匪尽情地拿。
      fbt暴力犯罪部门搜集的资料显示,银行抢劫案大多发生在星期五。
      因为一般来说,美国发薪水的日子就在星期五的上午,因此那一天银行里会准备大量的现金,案例中康拉德·兹德兹拉克所选的日子恰好就是星期五。
      还有一点,银行抢劫案的犯人以新手居多,一大帮训练有素的退役特种兵或雇佣兵,举着微冲抢银行的剧情只出现在小说或者美国大片当中。
      康拉德·兹德兹拉克显然就是一个新手,虽然他的伪装使其顺利逃脱了追捕,但从他处理车辆和装钱袋子的方法就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毫无经验。
      他有过前科,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应该属于抢劫惯犯了。
      fbt犯罪行为分析专家在研究案例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些“资深”的抢劫犯甚至会总结出一整套成功抢劫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被抢劫者的控制。
      “你必须让他们害怕,但不是惊慌,因为一旦变成了惊慌,他们的行为就会不受控制。”
      这是一个没有被起诉的抢劫犯说过的话。
      因此,一部分抢劫犯甚至会享受这种控制别人的感觉,因此罪犯们之所以会选择抢劫还有一个潜在的诱因,那就是控制欲。
      而对于那些惯犯来说,抢劫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看中了随手就抢”变成一种常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抢劫案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