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1章 建立前沿阵地[2/2页]

苏维埃上空的鹰 我想摸一会儿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每一份付出都会让革命的进程朝前走一些,这是在夜校里学到的东西。
      当前线战士热火朝天的进行土工作业时,布罗季夫西克的敌人也没有闲着,他们顺着铁路线南下,朝着斯拉武塔城进军。
      这种情况下游击队员们甚至都不需要收到指令,就自发的埋设地雷,或是沿途堆砌巨石和树木迟滞敌人,近卫第二师的敌人果然被耽误的举步维艰,原本一天的路程足足走了三天。
      并不是说白匪军不努力,整天就知道坐火车忽略了步行进军,而是由于当时社会、人文和环境等一系列原因所致。
      乌克兰地处西欧黑海之滨,历来被人们称为欧洲粮仓,按理说纵横的水系和阡陌的平原应该会使这里的农民生活的较为安逸,事实却完全相反。
      历来的统治者们都保持着良好的传统,能多强征三五斗,绝不会让农民多存过年的口粮,这就导致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十分紧张,每次官吏下乡收粮都得带齐了士兵。
      战争伊始,不论是红军还是白军都得不到农民支持,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满腔热血的工人和沙俄的旧军队。
      在一个九成人都是农民的国度,农民的力量却并未得到展现,反而成为双方掠夺的重灾区,不得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由此一来,双方的后勤运输便只能依托于铁路线,苏俄内战便被各国军事学家笑称为“铁路线战争”。
      为了彻底遏制白匪军的两路进攻,孙谦等人决定彻底拆除佘佩托夫卡通往附近的所有铁路,反正他们也不靠铁路局吃饭,所有优质钢铁要么融了造汽车和扩大钢铁厂,要么拿来造了农具发给百姓。
      反正根据地长期处于被封锁的状态,这铁路留着也没用,还会方便敌人用来进攻根据地。
      有人提出异议,战争结束后咱们难道就不需要铁轨了吗,这种优质钢材他们可没有能力铸造。
      可敌人有啊,如果他们要进攻就必须沿途再把铁路线修起来,到时候不论怎样这哑巴亏白匪军吃定了。
      据说基辅的红军正在攻打科罗斯坚,最重要的北方补给线被对方切断,大部队的彻底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躲在文尼察的彼得留拉彻底急了眼,他现在比任何人都迫切的想要打通西部交通线,孤注一掷的彼得留拉押上了手里仅存的预备队,发誓要打下佘佩托夫卡。
      当近卫第二师坐着火车,唱着歌走到小城耐恩斯特时傻眼了,前方的路段别说铁轨,就连枕木都被翘了,无数裂出来的沟壑仿佛在嘲笑他们无能,团长知道事情严峻,立马将情况汇报给师长。
      “拆掉的铁路有多长?”克里斯基走下装甲列车,掏出望远镜朝东边看去,目力所及之处找不到反射光芒的金属通道。
      团长脸色不太好,愤愤道:“还不知道,不过预计得有二十公里!”

第231章 建立前沿阵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