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八章 涤生上折留老友[2/2页]

狗官 夜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曾国藩在京中关系不少,和?这次因为英军偷袭天津,被咸丰下旨责罚,并削去两部尚书一事他也清楚,骂了几句英国人后,他好言安慰起和?来,并点出此次进京咸丰或不会再有责罚,也许还有可能另有重用。
      和?笑道:“这个小弟心中有数,前几日在路上,我已接到了京城快信,说是英国人已经向朝廷提出和谈之求。看来这次进京并非易事,和谈之中很有可能有暗流汹涌啊!”
      “和谈?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没有得讯?”
      “就是前日之事,估计这几天朝中就有消息传到涤生兄手上吧。”
      曾国藩点了点头,想了想后露出微笑道:“既然和谈,那君实就有用武之地。朝中谁不知道君实精通洋务?何况君实又身为总理大臣,总揽外交全局,此次进京当能大展手脚,为国效力啊!”
      “大展手脚?谈何容易!”和?非常不喜,反而有些愁容,叹声摇头。曾国藩见了一脸不解,连忙问道。
      “和谈人选朝中已有了安排,等我赶到京城时或许都谈得差不多了。另外,此次和谈我总觉得有些蹊跷,按理说英军在天津之下损失并不算大,如全力一战能突破僧王与季高的防务也有可能。你说,在这种时候,对方突然提出和谈请求,难道……。”
      “你是说……英国人或许是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曾国藩这些年行伍,对军事判断力强了许多,一句话里就琢磨出了和?所顾虑之事。
      “对!正是如此!”和?点头道:“英国人既然能做出假攻广州,暗袭天津的事来,怎么会不能做出明是谈判,暗中打着另外的勾当呢?”
      曾国藩皱眉细想,腾地站了起来,在房中笃步转了几个圈,神情严峻地赞同道:“你说的没错,很有这可能发生!如果英国人真打着这算盘,天津和谈必无结果,闹不好还会出大事!”
      “是啊!我这一路北上心事重重,就怕天津那边有什么事要发生。”
      “要不,你我立即联名上折,求皇上收回和谈之意,再从他地调兵力增援天津?”
      和?摇头,反问道:“涤生兄,这折不上也罢!皇上开战初时就想着和谈,如今对方主动议和,难道涤生兄觉得凭你我一份奏折就能让皇上放弃这个机会么?别说皇上不肯,就是朝中大佬们也定是断然拒绝,或许还会以为你我另有用心呢。”
      “误国!奸臣误国啊!”曾国藩痛心顿脚骂道:“朝中腐儒一无所事,军机大臣又不懂军事,皇上受此等小人蒙蔽,定会坏了国家大事啊!”
      和?默然不语,手中拿着铁枝轻拨红炭,两眼愣愣地望着吱吱作响的水壶。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抬头说道:“涤生兄,我有一求不知涤生兄可否答应?”
      “何求?”
      和?慢慢说道:“我想在此多留些时日,暂缓入京。请涤生兄代我上折朝廷,就说长毛突然反扑,前方道路阻塞,为了安全必须要留我在英山几日。”
      曾国藩不解地瞧着和?,有些不明白他突然提出这个要求究竟是为什么。突然他联想到了刚才两人的对话,再仔细一琢磨,脸色突变,急忙问道:“君实,难道你断定北边要有大变发生?”
      “暂时不知……。”和?摇头道:“天意谁能预料?事态如何发展没人清楚,你我只不过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罢了。”
      曾国藩脸上阴晴不定,咬牙点头答应了和?的要求。当下取过笔墨来,沉咛片刻挥写成了一份奏折,并招来一位亲兵,让他立即携带此折北上,到了京城后马上递送上去。
      (请大家多多推荐!)(,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八章 涤生上折留老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