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者玄武门之变乃他内心抹不去的痛,他的儿子们绝对不能再上演手足相残的事儿。
      何况蜀王非皇后之子,绝不能立为太子。
      赵牧轻轻摇头。
      并非蜀王。
      李世民面色微微踌躇,难道是魏王。
      魏王贤达,擅长舞文弄墨,但不精通武艺,何来文功武装不输于自己呢。
      李世民抿抿嘴唇,不自信的说:你该不是说李治?
      李治年幼啊。
      目前,他没有看到有什么过人之处。
      李治。
      说起李治赵牧就肉疼。
      作为穿越者,凭着知晓过往历史,要飞黄腾达,永世富贵,他该去抱李治大腿啊,而非把心思花在李承乾,李恪身上,怎奈李治是个狠人。
      借长孙无忌之手铲除李恪,再靠着许敬宗,李义府铲除长孙无忌,轻而易举掌权。
      眼下他位高权重,掌握二十万精兵。
      若支持李治,等将来李治登基,肯定率先弄死他。
      所以...
      他不光不支持李治,还要小心李治继承皇位呢。
      但凡李承乾与侯君集造反,他即刻领兵远走他乡,绝不留在长安,免得落得个流放的下场。
      赵牧发觉李世民目不转睛盯着自己,摇头轻笑说:陛下,我什么也没说。
      嗯?
      李世民面色越发疑惑,若非李泰,又非李治,他膝下皇子中,还有何人呢。
      赵牧没说,李世民也没有追究。
      挪了挪身子,淡淡的说:不管是谁,朕希望高明继承皇位,你懂得,大唐决不能再发生玄武门之变,不然子子孙孙效仿,必然世世代代仇杀,朕岂不沦为罪魁祸首。
      是啊。
      赵牧笑了笑,李世民的担心没有错,李唐后面的确差点发生玄武门之变。坚定的说:陛下,事在人为,无需过于担心。
      哼。
      李世民不悦的怒哼。
      事在人为,还是天命难违。
      储君之事,他不能不担心。
      冷酷的眼眸再度望向赵牧,低声询问:朱标死,洪武为孙子大杀有功之臣,株连四方,赵牧,你实话告诉朕,过些年,朕也是这样的人吗,不许撒谎。
      他担心啊。
      玄武门之变,已经成为他一生抹不去的黑点,若后面再大杀四方,纵然他打下万里江山,怕也落得杨广的名声。
      没有。
      赵牧直言说。
      李世民和朱元璋很像,但终究没有朱元璋那么嗜杀。
      闻声,李世民身躯前挺,趴在案台上,急声问:你确定?:???
      赵牧撇撇嘴,不悦说:陛下,难道你希望如此吗?
      呼。
      李世民暗暗深呼口气。
      还好。
      还好。
      他没有走上洪武之路,不让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连续饮下几杯酒化解内心的尴尬,望向赵牧说:朕当然不希望了,在朕这里绝对不会发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儿。

第659章 君臣密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