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肩搭背离去。
      百官离去,皇后,公主移步内院。
      雨亭内,仅剩李世民,赵牧等人,顷刻间清净不少,赵牧端起酒杯给他们斟酒,边喝边询问:陛下,有何要事,搞的这般神秘?
      李世民朗声说:听闻你提议推广科举制,朕希望再商讨商讨。
      哦!
      赵牧敷衍的回道。
      却有点惊讶,李世民竟然没有死心。
      房玄龄,杜如晦四人深色凝重。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分定姓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与太原王氏四个贵族世家,获得与皇室通婚资格。
      多年来,形成巨大的利益集团。
      消弱世家,无疑是虎口拔牙,稍之不慎,朝堂掀起腥风血雨。
      李世民决定与赵牧等密探,也是有此顾虑。
      发觉赵牧吊儿郎当,朗声说:此前朕与玄龄等商议过,但消弱世家阻力很大,你建议推行科举制,消息一出世家肯定群起反驳,欲推行科举制,必须先消弱世家,你有何良策?
      是有些策略。赵牧淡淡说。
      不过,从萧禹驳斥魏征的态度来看,消弱世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断然财路如杀人父母,打压世家比断人财路严重百倍。
      若皇帝不下定决心,或做事摇摆不定,事情恐难成功,他提出策略也恐怕陷进舆论风暴中。
      赵牧举杯满饮,正色的说:陛下,此事如火中取栗,危险万分,若陛下铁心消弱世家,我自然有主意,若简单询问,目前恐怕时机仍不成熟。
      呵...
      李世民轻笑。
      旋即,瞥了眼房玄龄四人向赵牧,对他吊儿郎当的举动颇为不满,厉声说:北伐后,玄龄已秘密上书,当初消弱世家已经提上日程,可惜被旱情耽搁了。近来范阳卢氏之事极为糟糕,再不消弱世家,难道眼睁睁瞧着范阳卢氏勾结外族的事儿继续上演吗?
      没错,太上皇搬出太极宫,陛下彻底掌权,目前时机刚刚好。房玄龄说。
      再不消弱世家,必将尾大难除,大唐数代后,北魏以来的王朝更替肯定上演。长孙无忌说。
      魏征颔首,嗓门极大:世家贵族俨然是爬在百姓身上的吸血鬼,不光兼并土地,还仗着自己地位,试图搞学识垄断,若不尽早根除,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皇帝早有打算啊。
      一时,赵牧信心满满,直言不讳的说:常言道三岁定八十,世家情况更是如此,世家子自出生,仗着先祖的权势,无需任何努力即能得到高官厚禄,很多草包充斥官场,严重影响朝廷政令....
      赵牧试图陈述世家的弊端时,李世民懒得听他??拢?叽偎担菏兰冶锥耍?扌乃泼骶担?苯铀的愕慕饩霾呗浴
      也简单,其一,派人编撰全国各地有名氏族谱系,从名义上打压世家,借机抬高皇族地位。其二,朝廷下令,禁止世家之间通婚,剪断他们之间的姻亲联系。其三,杀范阳卢氏儆猴,以范阳卢氏勾结高句丽为由,分拆卢氏,把卢氏子弟迁往不同的地域。
      单凭这三个政令,肯定能震慑世家。
      此时,适时推行科举制,所遇到阻力必然大大降低。

第302章 皇帝问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