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章 西河学宫[2/2页]

战国大魏王 一夜星辰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理不辨不明,正是在临淄稷门之外的那座学宫的一次次言语的碰撞之中,才产生了后世无比灿烂的华夏文化。
      而稷下学宫的文化繁荣对于它所在的齐国也是十分有益处的,刚刚曾经说过西河学派助推了魏国的崛起,那么稷下学宫则是缔造了那个强大无比的“东帝”。
      只不过在这个时空之中,因为有了魏?这个变数的存在,无论是前世的“西帝”秦国还是“东帝”齐国应当都不会拥有那般强大的实力了吧。
      这一世,因为魏国在前次大战之中对齐国所取得胜利所带来的声望,以及在战后身为魏侯的魏?向天下发出招贤令;
      所以齐国所设立的稷下学宫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并没有前世那般的巨大。
      或许也会有人被齐国所提出的诱人条件所吸引,只是相比较于如今更加强大和第一个发布《求贤令》的魏国,大部分天下之间的有识之士还是会选择来到魏国施展自己的才华。
      也正是看到了可以说是由魏侯魏?一手缔造的契机,再结合之前西河学派的历史渊源,公孙鞅这才会想到要重振西河学派。
      公孙鞅从来都不是什么空想之人,既然已经想到了,那么他就会努力将其变成现实。
      于是,一份来自西河郡的奏疏就这么送入了魏国都城安邑,送到了魏侯魏?的手中。
      当看到公孙鞅所提出的这一个想法,魏?心中立刻便生出了兴趣。
      其实此前他的心中也曾萌生过重振西河学派的想法,毕竟人才流失所造成的苦果,他可是亲口尝试过其中的苦涩的。
      只是那时候秦魏之间还未开战,西河郡仍然处于对秦大战的前线,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战火所波及。
      思来想去、几番权衡之后,那时的魏?最终暂时放下了这一个想法。
      如今从公孙鞅亲笔所书的奏疏之中看到这个建议,曾经的那个想法立刻便是重新浮现在了魏?的脑海之中。
      又是一番思索之后,魏?提起了一旁的墨笔,给身为西河郡守的公孙鞅下达了一个命令。
      在命令之中,魏?要求公孙鞅在昔日子夏在河西讲学的地方修建一座学宫,这座学宫以西河学派的名字命名。
      西河学宫。
      就在这道命令由专人发往西河郡的同时,魏?亲自提笔向天下士子书写了一份帛书。
      因为之前魏?所发《求贤令》实在是太过为天下士子所熟知,所以此次这份帛书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当听到魏国准备在昔日大儒子夏讲学之地修建学宫,邀请天下士子前往之时,那些士子生出了几分波澜;
      当听到此次邀请的对象“不拘派别、不看出身、只问学识”之时,那些士子的心中产生了几分蠢蠢欲动的心思;
      当听到凡是在学宫之中表现优异之人,魏侯魏?会亲自与他交谈并根据其学识授予官爵之时,这些士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魏国。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后世流行的一句话。
      而对于此刻天下之间的士子来说,“学而优则仕”这个由大儒子夏所提出与前面那句意思相近的理念,也是他们心中所无限期待的。
      当然,天下之间的有识之士也不都是想要官爵的,可是看着那些向着魏国方向的身影,他们心中却是生出了几分意动。
      或许前往河西之地,去与天下有识之士纵论一番,也不失为一件妙事啊。
      怀着心中不一样的想法,天下之间的一些有识之士,踏上了前往魏国西河之地的路程。
      三月之后,在魏?命令下修建的西河学宫已然初具规模,而天下之间的有识之士也有不少已经抵达了河西。
      就在这个时候,魏侯魏?的车驾却是自安邑出发,在越过河水之后一路抵达了这一座修建在河水西畔的西河学宫。
      “臣西河郡守公孙鞅,拜见君上。”
      “臣西河郡长史公叔越,拜见君上。”
      看着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公孙鞅,魏?心中是有些欣慰的。
      五年的相府生涯让公孙鞅拥有了丰富的学识,五年的地方历练则是让他更加地老练。
      除了以上那些公孙鞅此番所提出的建议,则更是让魏?打从心里感觉到惊奇。
      如果是前世魏?印象之中的公孙鞅,那么他一定不会提出重振西河学派的想法,甚至还会提出类似“禁止游士,禁止私学”的建议。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两世的经历有所不同,公孙鞅的见识以及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都与前世有了很大的不同。
      虽然他的心中仍然拥有着某种的坚持,但是在行事之间他却是比前世温和了些许。
      “鞅师弟,你这个提议提得好啊。”
      “君上谬赞了。”
      向着面前的魏?躬身一礼,公孙鞅沉声说道:“鞅曾经老师提到过河西学派的昌盛,心中一直十分向往。”
      “来到河西之后,看到了河西学派的没落,鞅的心中更是觉得万分可惜。”
      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直直地看向魏?,公孙鞅继续说道:“君上,昔日的魏国为何强大,实在是因为人才济济,而这些人才大多出自西河学派。”
      “为了能够使我魏国长久地强盛下去,重振西河学派之事是不得不去做的。”
      脸上再次泛起了一丝笑容,魏?满意地看了看公孙鞅,“你说得不错。”
      “文侯之时有西河学派,我魏国得以崛起于三晋;如今之时有西河学宫,我魏国必将大出于天下。”
      此话落下,望着前方那一座不算高大却带着几分别样意味的建筑,魏?双眼之中满是坚定的神情。
      “走,鞅师弟,陪寡人去看看这天下之间的学识渊博之人。”
      看着先走一步的魏?那不徐不疾、自有几分君主气度的身影,公孙鞅却是情不自禁地躬身一礼。
      “臣公孙鞅,谨遵君命。”
      ……

第二百五十章 西河学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