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沈乐菱看了看自己还半湿的头发,只是让他们先行商议,自己一会再打。
      等沈乐菱绞干了头发,匆匆赶来时,段骏泽和谢涛已经将事情问清楚了。
      见她来了,段骏泽又主动承担起转述的任务,虽然楚侦楚凡都在面前。
      “前些日子他们查到,贵妃娘娘出嫁前,丁府一共住过七位举人,其中三位如今都身居要职,剩下的四位其中有两位,因身子熬不住第一次未曾上榜,丁相惜才,留他们府中又住了两年,和贵妃娘娘回家省亲的时间也对得上。”
      “其中一位正是魏征!”
      魏征!
      难怪他到死都一直对丁家忠心耿耿,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那另一个呢?”
      “另一个姓樊,叫樊叶之,曾是林州乡试的解元,楚凡去过他家乡,据说他从小才思敏捷,长得又气宇轩昂,十七岁便中了解元,在林州一时风头无两。”
      才思敏捷动人心,气宇轩昂吸人眼。
      二人相遇之时,丁贵妃也不过是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确实很难不被这样的少年所吸引。
      “后来呢!”
      “后来,在圣上登基的前一年,丁相府中不知怎么丢了两本孤本和先皇赐予的一块玉佩,丁相命人搜府,最终在樊叶之的房中搜到了。因他有功名在身,丁相也不能随意处置,便将他送到了京兆府中了。”
      沈乐菱听完冷哼道:“怕是送到京兆府的不过是个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的行尸走肉罢了!”
      “楚侦去找了当年接触过这个案件的人。只有一个潦倒的狱卒还记得,说那个书生被送去的时候已经半死不活了,他当时还嘲笑过,读那么多书,还不是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谁知那书生听了这话变得异常激动,仿佛在辩驳什么。”
      “那老狱卒见状,也猜到他可能是被冤枉的,但他也不敢管,就装作不知道,再也没有和那书生说过话了。幸好那一日他只是帮另一个狱卒顶班,上面的人不知晓他当夜去过牢中。”
      沈乐菱听出了他这话的不对劲,“你的意思是,和那樊叶之在牢中有来往的,连狱卒都出事了?”
      段骏泽点头,“莫说狱卒,当初只要和樊叶之出事后有过接触的,在五年之内不是遭了意外,便是突发急病。”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将事情的大概脉络厘清后,谢先生还是忍不住开了口,“哎~这丁相如此谨慎,就算我们已经猜出了那楚王...但想找到证据,怕是难啊!”
      “就算找到了,也不知龙椅上的那位能不能等那么久!”
      沈乐菱问道:“圣上又出什么事了?”
      “今日一早,圣上去了大朝会,开到一半,便匆匆被身边的内侍扶回了乾清宫,到现在还未露面。”
      段骏泽的声音也带着一丝沉闷。
      沈乐菱却突然笑出了声,“世子、谢先生不必忧心。”
      谢先生挑眉:“沈姑娘难道有什么好主意了?”
      这段时日他与沈姑娘算是亦师亦友,对于沈姑娘的聪慧和机敏也着实感觉佩服。
      甚至不止一次叹息,可惜沈姑娘不是男儿身。
      然而沈乐菱在他一片期翼的目光中,缓缓摇摇头。
      又在他眸中渐渐黯淡时,亲启红唇,道:“若是小女子说,这事本就不需要证据呢?”

第379章 无需证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