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仲这一觉睡到第二日卯时三刻才起来,等洗漱罢了,又慢条斯理地用了早饭,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常安早就在院子外头候着,除了他之外,还有十几个面沉如水的侍卫。常安昨儿得了邵仲的叮嘱,并不曾把具体的事情说与他们听,故大家伙儿只晓得孟轩杀了人,这会儿又是担心,又是怀疑,既恨不得邵仲立刻升堂把这案子了结了好把人揪出来,又担心孟轩果真犯了下杀人的罪过,若是升了堂上了明路,到时候,便是邵仲也救他不得
邵仲漫不经心地瞥了他们一眼,没瞧见梁康,心知众人特意没有通知他,旋即把目光收了回来,不急不慢地低声问常安:“人可都还在那边院子里?”
常安赶紧躬身回道:“回公子爷的话,都在呢。昨儿小的在那边看了一晚上,将将才过来。而今那边院子里请了王侍卫看着,县衙的捕快们都在外头院子,近不得身。”
邵仲心里头清楚得很,这县衙里的衙役捕快都不可全信,谁晓得那些人里头都有些什么人,而今出了这样的事,说不好正是里头有人通风报信,要不,能把恰恰好掐着时间把这桩血案栽在孟轩头上。所以昨儿他特意叮嘱常安,除了随同过来的侍卫们,其他人决不可近了那几个疑犯的身。
侍卫们听得他这番话,依稀察觉到什么,顿时来了希望,眼睛一亮就要冲过来说什么,却被邵仲挥挥手赶了回去,骂道:“挤这么一大群人在这里做什么?不晓得的还以为你们要闹事。留五六个候着听使唤,旁的都给我回去。”
众侍卫装傻,一个也不动。邵仲懒得理他们,又吩咐常安道:“回去把人都给我拉到县衙来,记住了,莫让旁人近身,出门的时候套上布套遮住头脸,省得有人私底下使眼色交换消息。本官还没动手呢,就惹到我头上来了,若是不给他们点教训,还真以为我是个善茬。”说到最后,他的脸上已有了些狠厉之色,侍卫们见状,反倒愈发地兴奋起来。
虽说邵仲上任后不止升过一回堂,可不是这家的牛掀翻了那家的摊子,就是那家的混小子撞坏了这家的门,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县城里颇有些闲着没事儿干的百姓一听说邵县令要升堂,就跑得比兔子还快,每回上堂,外头总能围个几十人,案子断得好不好且不论,一个个都冲着堂上的邵仲指指点点。
“哎哟喂,这大人果真生得比女儿家还好看。”
“可不是,难怪我家那婆娘整日盯着衙门,一有动静就往这边钻。”
“……。”
听说今儿有杀人的大案子要审,一众百姓早早地就把县衙大门围得水泄不通。邵仲却也不急,还派了几个侍卫把城里的大户请了好几个过来,这里头自然就有云老爷。
打从早上一起床,云老爷的眼皮就一直在跳,心里头便有些不好的预感。果然,不一会儿,就有县衙的侍卫请他上堂。云老爷的心里顿时开始打鼓,想开口回绝,又生怕愈发地引得邵仲怀疑,犹豫了一阵,终究还是换了衣衫出了门。
到了大堂上,才发现来的不止他一个,心里总算稍稍安定了些,赶紧挤出笑容,客客气气地朝面前一派肃穆的中年男人打了声招呼,“孙老爷也来了。”
孙老爷半眯着眼睛瞧了他一眼,微微颔首,低声回道:“听说还请了张家老太爷跟城北的郭家老爷,这架势可真不小。云老爷可曾听说是什么事儿?”
云老爷皱起眉头作茫然状,“大早上才起来就被请了过来,却是半点消息也没听到。莫非孙老爷听到了什么动静?”
孙老爷捋须笑了笑,摇头道:“老夫也不清楚,左右一会儿邵大人就要升堂了,我们也不急着这一会儿。”说话时,他们口中的张老太爷和郭老爷也到了,这四人都是城里呼风唤雨的人物,难得齐聚在一起,难免一阵寒暄。
到了巳时初,外头一声鼓响,尔后衙役们鱼贯而入,邵仲穿着一身绿色官袍威风八面地踱进堂里。他皮肤白,年岁又轻,五官俊秀体型修长,一双眼睛更是幽黑深邃,仿佛能直指人心。这么随随便便的一整饬,倒把这身鹌鹑绿的官袍衬得十分英挺,让人不忍逼视,反正云老爷偷偷瞥了他一眼,顿觉心里发虚,再不敢多看一眼。
衙役们忽然发出“威武——”的低吼,云老爷脚下一软,赶紧扶住一旁的太师椅,一屁股坐在了上头。身旁孙老爷见状,眼睛微微一眯,目露不屑之色。邵仲也瞧见了,客客气气地请他们四人落了座。
“想来诸位都已多少听到了些消息,今儿本官升堂要审的是桩大案子。”邵仲的嗓音清清冷冷,仿佛夏日里老太爷,眼睛发直地愣了好半晌,尔后才嫌恶地往椅子后移了移,又掏出帕子捂住口鼻,仿佛这空气中也被李嬷嬷染上了脏东西。
第75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