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六章 静心养病的去处[2/2页]

宅门春几度 君子攸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重之情,并不像清芷这般,此刻也只是悠悠叹道:“孙太医一定会尽力为她医治,她原本也没有大毛病,或许是心里不畅快,没咱们想的那么严重呢。”
      哪怕冯兰若再不好,终归是赵初秀的生母,林意儿知道自己的夫君心里,始终有他母亲的一席之地,若是冯兰若真的病重不愈,赵初秀一定非常伤心。
      小半个时辰后,赵洁父子三人一道来了。
      冯兰若没有让赵洁进屋,赵洁便去找孙太医询问冯兰若的病情。
      屋子里,赵初临和赵初秀远远站着,冯兰若嗤笑了声:“我这病不传染,你们不必害怕,站近点,我没什么力气讲话。”
      兄弟二人没解释什么,往前迈了两步,冯兰若自顾自说道:“也不知这次能不能活下来,就此死了也好,反正也没什么牵挂,但我心里觉着,多半是死不了的,孙太医也说好好静养能慢慢痊愈,可我在西郊,是没办法好好静养的。”
      “您觉得西郊有何不妥?”赵初临开口问道。
      “是我的心始终无法平静。”冯兰若慢慢说道:“在这里每过一日,我都会想起自己是怎么被丈夫和儿子抛弃的,就是在这个门外,赵洁要与我和离,我的心静不下来,就没办法好好养病。”
      “那依您的意思,哪里才最合适?”
      赵初秀也问道:“莫不是母亲觉得,靖安王府才是最合适的地方吧?”
      冯兰若听出他语气中的讥笑和拒绝,心中刺痛,但还是好好说道:“让我离京吧,汴京这个地方,我此生都不愿再来了。”
      她要走,确实令他们很是意外,今日本是接到她病重的消息,他们匆匆赶来,没想到是她想要离京了。
      “您想去哪儿?”
      “天涯海角哪里不可以?整日闷在这西郊宅子里,就是没病也闷出病来了,且汴京有我那么多不好的回忆,我不愿再继续待下去,如今我已与赵洁和离,是自由之身,权当出去散散心了。”
      她说的话合情合理,但赵初秀和赵初临心中几乎同时升起不好的预感,母亲一旦离了京,天涯海角自然也包括冼州,甚至是会县。
      赵初秀拧了拧眉:“母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一直不好,儿子们实在不放心母亲一人远游,若是母亲想散散心,我们可以多派人陪着,回金陵或者去别的地方都可以。”
      “我原本就是要散心的,也不拘去哪里,那么多人跟着也不方便。”冯兰若拒绝道。
      赵初秀又开口:“他们保证不会打扰母亲,只是为了负责母亲的安全,不然儿子们实在是不放心。”
      “我会隔几日给你写信,我已经这把年纪了,也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从前赵洁在外经商,我又不是没跟着去过,很多地方都很熟悉的。”
      “请母亲体谅儿子们的担忧,若不让人跟着,儿子们实难放心。”赵初秀继续坚持。
      冯兰若无奈道:“那便让喜儿跟我同去吧。”
      喜儿是一直在西郊照顾冯兰若的使女,赵初秀道:“若有出什么事,喜儿如何能保护您?”
      “我已经退了一步了,你们是不是就想拥有软禁着我?”冯兰若有些生气了。
      赵初临解释道:“大哥的担忧不无道理,母亲想出去散散心,儿子们都能理解,只是若不带几个护卫,就请恕儿子们不孝了,实在不能放母亲离去。”
      “呵……你们做过不孝的事还少吗?”
      赵初临无动于衷,冯兰若重重舒了口气:“孙太医说我的是心情郁结导致,让我多宽心,最好是能出去走走,看来我的儿子们巴不得我早点死,并不想让我痊愈呢。”
      “母亲严重了。”
      “那便放我走!”冯兰若瞪着他们二人。
      僵持了片刻,赵初秀突然开口说道:“母亲既然觉得在西郊甚至在汴京都静不下心,儿子倒有个能让人静心的好去处。”
      冯兰若压根就不是想去什么静心的地方,但还是问出了口:“什么地方?”
      “滨州有座五姑庵,建于五姑山巅,常年云雾缭绕,少有香客,最是清净不过,很适合母亲养病。”
      冯兰若满脸惊恐:“你、你说什么?”
      赵初秀缓了口气:“若是那里母亲都不满意,恐怕就没有再能让人静心的地方了,母亲只管安心养病,我与三弟会每年往庵里添香,必不会委屈了母亲。”

第四百二十六章 静心养病的去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