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合适的机会,又怕儿子承受不了,她多想让儿子知道,他不是平南王的儿子,他的父亲另有其人,那是一个极温和、极好的人。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儿子得知真相后,会不承认。
“你别傻了,人都是有私心的,纵然表面上对你再好,可王爷终究不是你的父亲,心里能没有半点隔阂?还有二郎和三郎,你什么都争不过他们了,你以为王爷突然提起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顺利地把世子之位传给三郎,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家业传给你,从前在金陵经商时,他就时常把二郎带在身边,到了汴京,又在朝堂上扶持三郎,你还看不明白吗?”
平南王妃自以为语重心长劝说,赵初秀的心却像在滴血一般,眸中一片水雾,模糊了视线。
“他只是话说得好听,怎么会真的毫无芥蒂?他只不过是故意这样说,好让你不再与二郎和三郎争家产罢了……”
平南王妃尚且滔滔不绝,赵初秀抚了抚额,沉声道:“看来母亲的身体并无大碍,儿子先回去了,母亲好好休息吧。”
“站住!”平南王妃厉声呵斥:“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说的话你是半句也听不进去是吧?”
人的情绪忍耐总有个极限,赵初秀回过身,正对着母亲,拧眉道:“立三弟为世子,那是陛下的授意,且无论从哪方面看,三弟都比我合适,而二弟有经商的头脑,能帮衬父亲,父亲自然时常将他带在身边,反倒是我,因为母亲管教严格,也因为自己身体羸弱,从来帮不上父亲半分,已是愧疚不已,后来入了朝堂,我也不如三弟有天分,父亲何尝没有扶持我?不然我怎么能在计相大人面前得脸,得他器重?父亲真心待我,在母亲看来,也是别有用心吗?”
“不过都是假象!若他不知道你的身世,我还信他是真心待你,可他从一早就知道,又怎会甘心给旁人养儿子?还是他最恨的人!”
“三十年,母亲对父亲,当真没有半分真心吗?”就算是一颗石头,也该捂热了。
从赵初秀记事起,父亲对母亲,几乎是体贴入微,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捧到母亲面前,每次外出经商回家,都会给母亲带礼物,从无例外,年复一年。
奇巧玩偶、首饰挂件、绢纱衣裳、精致茶器,且还有母亲最爱的香料,但凡母亲想不到的,父亲总会替她记着,那时没有比较,他觉得自己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了。
可后来有了二弟,再过两年又有了三弟,他才渐渐发现母亲待他们兄弟是有差别的,他曾偷偷问过父亲,父亲只是和蔼的摸着他的小脑袋告诉他:“秀哥儿是长兄,要照顾好弟弟们,给弟弟们做好榜样,至于你母亲怎么做,秀哥儿不必忧心,有父亲在呢。”
他以为父亲会训斥母亲,还暗自捏了一把汗,后悔不该把实情告诉父亲,应该自己偷偷劝一劝母亲的,可父亲并没有因为母亲的差别对待而斥责母亲半句,反而待母亲更胜从前。
可看着弟弟们为了引起母亲注意故意犯错,而母亲都不曾理会后伤心的模样,才不过十来岁的他,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他想把母亲对自己的爱分一些给弟弟们。
他还记得小时候三弟经常问他:“大哥,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母亲才不喜欢我?”
那时他已经懂事了,望着弟弟,既愧疚又无奈,只能一遍遍告诉弟弟:“三郎很好,很优秀,母亲没有不喜欢三郎。”
而二弟毕竟比三弟年长两岁,那时已经有些叛逆了,母亲不在乎他,他也不在乎母亲,两边拧着,谁也不搭理谁,他没法劝,两头都没法劝,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两个弟弟。
而他何其有幸,父亲明知他不是自己的孩子,依旧视如己出,两个弟弟没有得到一丝母爱,却没有对他心生怨怼。
这样好的家人,母亲不珍惜,真心待她的人,她怎能不珍惜?
面对儿子的质问,平南王妃只冷冷说道:“如果他没有逼死你的父亲,我对他也许会有感激,可在你父亲死的那一刻,我恨他!”
不过是仗势欺人罢了,因为有钱,就可以草菅人命,生生将人逼死吗?
这些往事,赵初秀已经从平南王口中得知了,那个人会自杀,也是始料未及的,赵初秀并非是非不分之人,他自己会判断,为了此事,父亲已经很是愧疚了。
“母亲既然恨父亲,也不如连我也一起恨吧,我们是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分开,谁也不能将我们分开。”
“一家人?你还在痴人说梦,你把他们当一家人,他们有没有把你放在心上?这几日,他们二人去看过你几次?”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连我一起恨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