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孙儿上前卑躬屈膝:“多谢大人海量,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以后一定洗心革面做人。”
赵初临未理会他,对着张通判和张老太太施了一礼:“天色不早了,我们夫妇就不多叨扰了,告辞。”
张老太太想留他们在府上歇息,被赵初临婉拒了,张通判望了赵初临一眼,正好赵初临的目光也放在他身上,他顿时浑身一凛,竟然都忘记要去相送。
张老太太长长舒了口气,神情放松下来:“没想到这个赵大人还挺好说话。”
话音才落,张通判就命家丁把张衙内绑了,张老太太大惊:“你这是做什么?”
“带他去见知州大人!”
“你疯了!”张老太太拦在孙儿面前:“赵大人不是说不追究了吗,你怎么还不肯放过你儿子?”
张通判望着母亲,叹道:“您没听出他的话外之音吗,他是不追究了,可这逆子做的错事何止这一件,赵大人可以不追究今日这事,可我却不能不追究他对唐州百姓做的事!”
“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若包庇了这逆子,别说官位岌岌可危,就是咱们全家的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赵大人说不追究,那是要我来做这件事!且知州大人都知道了,我为一州通判,掌诉讼,又怎可不严惩逆子?”
之后发生了什么,赵初临不得而知,但他却明白,张衙内不会逍遥法外,若自己没有来唐州,这事兴许还能达成一个平衡,知州大人投鼠忌器装糊涂,通判大人被瞒着不知那些恶迹,可正因为此事自己掺合进来了,还是受害者,张衙内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了。
他们找了家客栈住下,闹了一场赵初临肚子有些饿了,便让掌柜送来了几个小菜,清芷倒是没什么胃口,赵初临笑道:“今日吓着你了?”
清芷摇了摇头:“有你在,我不怕。”
这话听着舒心,“放心,只要有我在一日,必会护你周全。”
清芷想到那个张衙内,还是有些担心:“你真的确定通判大人会给百姓一个交代?那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啊,还有一个不讲是非,只为护着孙儿的祖母,张通判又是个大孝子。”
赵初临吃了个饱,才与她慢慢解释:“在我们介入这件事之前,此事在知州和通判两位大人之间是有一层窗户纸的,可今日我把这层纸戳破,由不得知州大人再装糊涂了,就算张通判真舍不得儿子,王知州也由不得他了。”
“你的意思是,知州大人一直都知道张衙内为非作歹那些事?”清芷惊讶道。
“以那个张衙内在唐州胡作非为的程度,若是王知州不知情,那他这个知州算是白做了,只不过他顾忌着张通判罢了,他以为这一切都是张通判授意的,没想到张通判压根不知道他儿子的所作所为。”
“可是知州的职位要比通判大才是,知州大人何必诸多顾忌?”
赵初临笑道:“通判虽说是知州的副职,可他有监察之权,唐州的一切事务,包括知州的行事,他都可以直接跟官家汇报,知州大人投鼠忌器也在情理之中。”
从前这层窗户纸没有捅破,知州大人还可以装作不知情,可如今赵初临介入了此事,他就不能再装糊涂了,张衙内是留不得了。
张衙内若能得到严惩,也算是给唐州百姓出一口恶气,清芷问他:“那咱们回京后,你会将此事禀告给陛下吗?”知州大人知情不报、投鼠忌器,应该会受到陛下斥责吧。
没想到赵初临却是摇了摇头:“水至清则无鱼,知州和通判共事,本就会有许多顾虑,二人互为倚仗又互相牵制,他投鼠忌器并非不可原谅,只要肯为百姓做事,这次能严惩了张衙内,我不会在陛下面前多说半句。”
赵初临自己能够无所顾忌,那是因为他背后有平南王府,因为有平南王府,他大多数事情都可凭本心去做,但不代表他不懂为官之道,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有些事情没必要弄得那么明白,这世间原就不是非黑即白。
唐州到扬州,正好是一路西行,原本他们从汴京南下,能早点去与大哥会合,可来一趟唐州,白白绕远了许多,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他们便从西城门离开。
因没那么着急赶路,且又有女眷同行,他们基本都是行一日歇一日,也可好好领略沿途风光,赵传胳膊上的小伤在小莲精心照料下也早就好了,等一行人边玩便赶路,到达扬州时,已经是半个多月之后了。
第二百四十章 水至清则无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