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2章 房子与幸福感[2/2页]

七零空间:不做冤种小姑子 夏西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也不可能真的跟那些单纯的学生一个样子。
      还是那句话,赚钱这个事,是会上瘾的。
      特别是他们这种赚到过钱的人。
      其实也不止他这种情况,这几年考上大学的,一堆“油子”。
      上课的时候老师说马列主义,他们都能喊停,然后来一句,“别说有的没得,我不要听,你说这种会怎么考就行了。”
      这可不是一个这种。
      还是老三届以及社会考生基本上消耗完,
      学生们上课才真的像个学生样。
      彭越安当初,一年以看望外公,看望父亲和哥哥为理由出门三,四趟,一年就能赚一千块回来。
      这可不是小数目了,要知道厂里的工人工资才多少。
      像这种人,不能说天生对于赚钱就有天赋。
      但是至少他愿意试,胆子也大,这两点,就已经超越了非常的多人了
      不过朱小琴知道他这个经历,那是已经又过去一段时间了。
      朱小琴写了这些与房子相关的文章,彭越安也是有仔细去了解一些情况的。
      但是这里就要说一些时代的局限性了。
      正常情况下,国内现在这个经济,如果身上有钱,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存起来,或者有点关系的就出国。
      毕竟欧美离得太远就不说了,
      离的近的日本,或者离得更近的港城,
      他们的收入翻他们这里都不知道多少倍了。
      有他们这样的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好,有的钱存,他们那里房子才能卖的动吧。
      国内大家想过好点日子,就已经要非常努力了,绝对大多数人是没有钱的。
      而且商品房这个概念国内都还没有,现在就开始说房子的市场性,
      实在太早了。
      也就是学校里现在各种激进的文章和演讲太多了,显得她这文章没那么扎眼了。
      要不然找她谈话那是基本了。
      彭越安之前因为货的缘故去过羊城,还认识了几个从港城来的人,所以能感受到的经济的差距有多大。
      所以在他的观点里,即使国内发展,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饭都还没有吃饱,说别的都是虚的。
      朱小琴挺愿意跟有这样观念的人聊天的。
      不是一味的偏向哪儿,或者完全听不见别人的想法。
      而且当初她想了解各地的居住成本的时候,彭越安特意有去打听这个事。
      这让她挺感动的。
      因为现在很多人要么就是觉得等国家分房子,要不然就是等着出国。
      有些人对她的观点感兴趣,但是大家一聊到发展,觉得她的观点就算有道理也差个一百年发展的时间。
      毕竟现在又不是能靠打仗积累资本的年代了,纯粹靠人,哪里可能发展的那么快?
      这其实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特别是在能看到世界各国发展情况的一些人眼中。
      每次聊到最后,基本上都是这么个结果,朱小琴后来也放弃和他们谈论这些话题了。
      像彭越安这种会把她的观点放在心上,还会去打听一些消息,收集一些资料的。
      太少了。
      好吧,只有他。

第272章 房子与幸福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