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长安重新进入学堂,继续讲解着青苗法的利与弊,不乏对其大加赞赏。
楚星河对于朝廷政务类的兴趣不大,他又不参加科举。陈平就听得极其认真,承平侯一直希望他能以文入官,光耀门楣。故而练剑都是在楚星河院子里,怕被家人唠叨。
“大旱年月,农夫无收,朝廷以粮作贷,施于百姓。丰收年月,只需加少许利息还于朝廷。此举可助百姓安稳度过危难之际,降低民生怨气。楚星河,你认为此举,有何弊端?”
许长安讲解中突然抽问,楚星河有点措手不及。
小剑仙桌旁的承影剑闸格外显眼,起身道:“想法很好,但是如何保证那些下面的官员严以律己?大楚幅员辽阔,官员冗余。暗自加息,克扣本粮,这些中饱私囊的风险百姓如何应对?既定数额的粮食,恐怕难以如数到达百姓手中。”
陈平眼前一亮,他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不但是他,其余京城本地的学子都几乎一样。
只有经历了底层的生活,才会对一些平凡中暗藏的险恶加以戒备。
段秀跟随许长安游历三州后,对于平民百姓的所需所遇皆有所感悟,也是行万里路才能带来的直观感受。前往长生镇带走楚星河,一举两得的事情。
许长安点了点头,“依你之见,有何对策?”
楚星河直接笑言:“对于民生之事,违反律法者,直接官员斩立决,上下官员皆按实际情况判处流放或革职,有监督职责却未尽义务者,皆降官职,三年内不得复原。”
此话一出,课堂躁动。
与国子监的辩论书院早已传开,大惊小怪算不上,但还是有些冲击力的。
许长安没有反驳,询问道:“是否过于严厉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民生是一国之本,民生富则国富。北胡之所以长期骚扰边境,意图染指大楚,就是北胡民生分散,贫富悬殊,只能通过大楚的资源去补给。非不愿,实不能。可要是等到北胡反应过来,那如今的战况只会更加惨烈。”
楚星河嗓门提高,仿佛刻意说给某人听。
“索性就一次性把教训来得深刻一些,这样后面违反律法者自会掂量,可尽量确保百姓利益。不痛不痒的惩罚,没有任何意义。”
段秀低头沉思,自己研究青苗法时也曾想过,但来得没有这么猛烈。
许长安就以这个提问作为今日最后的环节,“大家课后将自己的想法写出,下堂课交于我,下课
众人起身行礼:“恭送许院长!”
至于那个副字,都是自己人,没有人在意。
辩论时出过场的宁宴,来到楚星河桌旁。
认真道:“楚兄言论,语出惊人,发人深省,宁宴受教了。”
“宁兄关注实事,愿以百姓前路起愿,才是大楚之幸,我等着明年春闱宁兄高中的好消息。”
目送众人离去后,楚星河三人最后才起身。
“宁宴务实,书心纯粹。”
段秀颔首认同。
陈平只当两人在讨论,不知楚星河另一层意思。
今日言论,在后世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
王安林创法,宁宴实践,百姓之福。
第一百七十五章 楚星河课堂问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