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655.重耳在外而生[2/2页]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大哥开玩笑了,"郑鸿逵摆摆手。“事关琼州水师将来,我已经是外人,实在不好乱说!"
      "你的确已经自立门户了,但你也姓郑,事关郑家百年荣辱,你不可以袖手旁观!
      郑鸿逵看了看与会者:“一定要我说?就不怕我为了自己的好处出卖了郑家和琼州水师的利益?"
      郑芝鹏笑道:“四哥怎么变得叽叽歪歪的了,侯爷要你说,你就说吧,反正你姑且一说,我们姑且一听,绝不可能你一说,就听你的了!"
      郑鸿逵点点头:“那成,先让我串一串!”
      众人静静等着,大约半柱香的样子,郑鸿逵再次开口了:"站在朝廷封爵的角度,我个人是希望大哥同意移镇就藩的,不,不是我个人,是上上下下几百位封爵都希望南安县侯转为南安郡侯,这样,大家都有个盼头!"
      不错,当土王一样具有生杀子夺权力的内藩郡爵怎么的都比逐代递减的县爵要有诱惑力,但郑芝豹却提醒道:"别看朝廷现在给大哥郡爵,可要知道非刘不王,日后少不得要销藩的!”
      郑鸿逵摆摆手:“郑参将,且等我把话说完了,你再评论!"
      郑芝豹不响了,于是郑鸿逵说了:“刚才我是站在朝廷封爵的角度上说的,现在从郑家子弟的身份来说,有道是'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我郑家不但手握一支庞大的水师,还因此年收百万之金,谁当政都要忌惮三分,且琼州又不比云南偏僻,琼州水师一个猛子就能扑到广州城下,朝廷只怕一早就要肢解我郑家,只是因为事情有轻重缓急,才暂时没有放在议事日程上,如今北疆安定,内患平灭,朝廷已经缓过气来了你们能保证,这次真的就是针对红毛夷的?而不是逼咱们跳出来的圈套?"
      场上哗然一片,的确,谁也没从阴谋论的角度考虑过,所以郑芝鹏顾不得之前郑鸿逵的话,开口质疑道:“这话不对吧,陛下不是明说,他顾念亲亲之谊的吗?"
      郑鸿逵苦笑道:“周、益各藩前车在此,你们还说陛下顾念亲亲之谊,岂不是可笑至极?当然,陛下也许没有骗人,他的确对公主、大木有亲情,但陛下太子在时还好说日后元孙继位或元孙的子孙继位,到时候,天家跟咱们郑家还有亲缘吗?"
      郑鸿逵摇头道:“所以亲戚什么都是假的,郑家每年给朝廷诸公的打点在关键时也未必有用,决定郑家命运的只有一条,那就是郑家要有用,只要郑家一直有用,朝廷就下不了决心断自己一臂!"
      郑鸿逵又补充道:“再有就是,从县爵转郡爵的多了,朝廷要削藩也得掂量掂量,免得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完这句,郑鸿逵看向外姓将领们:“站在你们的角度,当然移镇还不如不移,但朝廷现在禁绝世职,你们子孙要经幼武学、武学才能任官和袭爵,一个不好就会家道中落,若是成为我郑家私臣部曲,结果当不至如此……

1655.重耳在外而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