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孔安国在《尚书传》解释为“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当然,孔安国搞的《古文尚书》一直受到质疑,认为是伪书,但截止到朱由崧当政,这并非是士林公认,所以朱由崧用《古文尚书》出题,并非是不可以的。
将“富之教之、本固邦宁”联系在一起,就是向世人宣告德化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唯一支柱,求富、重教并举才是国家安定的基石,进而引申为,国家要变法求富,请贡士们给出理论上可以让世人接受的解释。
由于自己加量了,所以朱由崧阅读的速度很快,可以说一目十行,在这种速度下,又是没有句读之分的文章目前翰林院和国子监已经根据朱由崧的旨意,要求庶吉士和监生使用句读来分割文章了,但要改变整个士林的习惯,还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肯定不可能看的很详细,所以,朱由崧只能看重点,觉得某句写的好,就做个标记,然后递给孙传庭和张国维看,通篇没有亮点,就直接放弃,饶是如此,粗看一遍,也花了大半个时辰。
等粗粗看完后,朱由崧把不喜欢的文章退了回去,然后清点了一下留在手中的考卷数量。
在发现入眼的仅有七份后,朱由崧跟身边的内侍交代道:“依照刚才的顺序,再各抽三卷来!”
内侍去还卷抽卷了,朱由崧则从孙传庭和张国维那拿来他们看完的几篇文章,重新读了起来,读了两篇后,朱由崧又粗看一遍新送来的十二份试卷,又从中抽出了两份他认为值得看的细看起来。
等把全部留下的九份考卷看完后,朱由崧摇了摇头:“虽有一两句雄言,但通体夸夸其谈者甚多,务本求实者不过寥寥!”
孙传庭笑道:“陛下,贡士未经仕途,不知道为官之难、国家之艰,因此只能炫耀文字,这是可以理解的,当年,臣等也是这么过来的!历练一番自然会有改观的!”
原文来>自于。塔
1587.《富之教之,本固邦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