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九鼎盟约[1/2页]

有一间当铺 十八与子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祭坛的最外侧围着一整圈的残刀断戟,锈迹斑斑无处不显示着这里苍老的年月,跨过剑丘往里走,中间一圈则是一副巨大的后天八卦图,分别表示着八个方位,据说河图出世,人皇伏羲从中钻研出先天十六卦,后来到了周文王一代才将其改为后天八卦,也有人说是因为十六卦泄露天机才被神灵抹去了一半。
      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个符号代表着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都有一处圆台,隔着老远就看到在正中的位置上还有一座水晶棺,水晶棺的后方是一把椅子,椅子的材质像是木头,只是乌漆麻黑还不断闪烁着妖艳的黑红色,我从没见过这种料子。
      我们径直来到八卦图中,只见在每个方位的前方还各自刻有一块石板,石板上又分别刻着不同的图案,有剑,有笔,有书,有冠冕,我只看了一眼就瞧了出来,这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九枚青铜指环上所刻着的九兵的代表。
      朱少仔细端详了一番:你们看,在这些图案的上方还分布着类似于钥匙孔之类的凹槽。
      我蹲下一瞧,果然,凹槽很浅,而且凹槽里面的刻纹完全就是青铜指环的翻版,莫非是要我们将青铜指环按照上面的顺序依次放进对应的凹槽之中?
      我心下一动,连忙招呼几人:来,我们将指环放进对应的凹槽里。
      指环与凹槽完美的契合在一起,仿佛它们本来便是一体,八枚指环全部放进凹槽之中,只余下一枚斗者还紧紧的攥在我的手心里,就在封琳琳将第八枚指环放入的一刻,原本封闭的平台悄然打开,一个个巨大的青铜鼎从中冒了出来。
      几乎每个铜鼎都有两人多高,不过铜鼎之上丝毫没有任何锈迹,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上面刻画着的图案,每个铜鼎的周身都印刻着不同的风景画,有山有水,有名川,有大江,有奇珍异兽,还有显而易见的地势图,看起来有些像是青铜版的山海经。
      这是什么?我心里发虚,总觉得这东西既熟悉又陌生,只是轻轻的抚触,一股苍凉的忧伤感便不由自主的从心底传来,我感到眼角有些湿润,用手一摸,不知为何,眼泪流了出来。
      康教授本来脸色发白,嘴唇发青,看样子应该撑不了多久,不过在看到铜鼎的那一刻却犹如回光返照,面色通红,声音也颤抖起来,底气十足:这,这是九鼎,这是传说中的九鼎!!!
      朱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
      康教授使劲点心头,老泪纵横:千真万确,你看这些个铜鼎上的铭文和山水图,和史书上的记载一般无二,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它代表了华夏的起源,也是历史兴衰的见证!
      我擦了擦眼泪,有些疑惑道:可这里只有八座铜鼎,还有一座呢?
      康教授瞧了瞧:你不是还有一枚指环没用上吗,看来那才是关键。
      不知何时,菲姐已经蹿到了铜鼎的上方,往铜鼎里面瞧了瞧,好像铜鼎里面有什么东西,就见她一只脚挂在铜鼎的铜耳上,摆出一副猴子捞月的架势,双手探入铜鼎底部,不多时,身子探出,手里竟多了一块残缺的石板。
      菲姐纵身跳下,将石板交到朱少的手中:你看这个是什么?
      朱少只瞧了一眼便将石板递给康教授:康教授,这个还是你来吧。
      我看着康教授的情况有些不容乐观,连忙阻止道:以康教授目前的身体状况来说,怕是不合适吧。
      康教授咳嗽了几声,嘴边多了几分血丝,神情却空前的执着和洒脱:不碍的,不碍的,古人常言,朝闻道,夕可死,我自知时日无多,更何况眼下有如此的良机让我有机会接触其他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东西,便是死了又何妨。
      说着话接过了那块石板,端详了一会才道:这是一整块石板的一角,在其他的铜鼎之中怕是还有类似的石板,你们速速给我取来。
      菲姐和封琳琳两人身手矫健,不多时已经将其余石板搜集完成,八块石板拼凑在一起,只剩下中间的区域还缺了一块,不出意外应该是在最后的铜鼎之中,不过这样应该也能瞧出个大概。
      康教授仔细辨认了好久才叹了一口气:天不佑我康悯生,这块石板上的字迹应该是夏朝时期祭祀神官体系内通用的栾金体,本来关于夏朝的历史记载和相关文献就少之又少,我也只是从部分野史中见到过这种字体的记录,谁知,谁知今日竟被我碰到了。
   &nbs

第一百七十四章 九鼎盟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