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红袍[1/2页]

有一间当铺 十八与子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解释道:按理说这么一大队人马出来行动不管行事如何隐秘总该留下些蛛丝马迹的,可是自从我们进入到这座宫殿以后根本就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除了石柱上的刻痕以外,整座行宫中,就只有在这处绝壁旁边发现了部分尸骸,那剩下的人又去了哪里?为何一丝出入的痕迹都没有?
      朱少也沉思起来:这方面你比我有经验,依你看会不会在这座行宫之中有着其他的通道。
      我也不好判断:谁知道呢,你是领队,关键时刻还是你拿主意的好。
      接下来,我们所有的人在整座行宫中找寻了一圈,差点就要掘地三尺了,愣是没发现任何机关的布置,这可就奇了怪了,除了这几具尸骸,这群楼兰人就没留下一丝痕迹,可这里也没有其他的通道,前进的路上被一整块绝壁直接挡住了方向,这要如何钻的过去。
      我又重新把目光锁定到了烛台上,难道问题还得从上面找?来,韩歌,搭把手。
      我和韩歌尝试着能不能转动这三座烛台,试了半天,才发现这三座烛台全部是实心雕刻而成,根本就不适合在内部设置机关卡扣之类的散件。
      我有些生气:我是没法了,我看我们还是先吃饭吧,吃饱饭填饱了肚子说不定就能想通了。
      我们大伙也算是忙活了一天,再加上长途跋涉,体力已经跟不上脑子的运转速度,就在刚才朱少已经安排好了人手,找了处空阔的地方,搭了个临时的架子,上面架上一口大锅,做起了大锅菜。
      隔着挺远的距离,我就闻到一股白菜炖五花肉的香味,实在饿的不行,也就不想继续找了,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也就和大伙席地而坐,一边胡扯一边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韩歌也端了一碗饭菜,一边吃,一边向绝壁走去。
      我也跟了上去,说实话,第一次对着一堆金银珠宝和满地的尸骸吃饭,我竟然吃的还挺香,眼下也没什么形象,我满嘴五花肉指着绝壁道:你是不是也觉得这里不对劲。
      韩歌很谨慎:说不出来,不过一群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在大殿当中,就算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也应该会留下划痕或者拖痕之类的痕迹,可是凭我的水准,也没有任何发现,就像是那群人凭空消失了一样。
      我咽下一口馒头:这说明他们行军有序,而且最后留下的痕迹就是在这处绝壁旁边,莫不是直接穿过了绝壁?
      我忽然有了想法,将碗筷放到一旁,上前敲打起岩壁来,不认邪道:之前听人说古代有种断龙石,断龙石一旦放下,仅凭外力绝对打不开,你说这片岩壁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断龙石?
      韩歌从绝壁两侧探查了一番:丝毫没有任何的缝隙和划痕,不像是曾经提起过又放下来的样子。
      我是彻底没招了,打开手电筒漫无目的的随意扫来扫去,心中却不停的在思考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尸骸边上的几个火把,一丝亮光放佛闪过我的脑海之间“难道是因为光源问题”?
      同样是大队人马,更何况我们的设备要比那时先进太多,难道问题就出在这不同的光源身上,古代大多数都是用火把照明,而近代则是人造光源,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不同点了。
      想通了这一点,我从脚旁的骸骨堆上捡起一只剩余的火把,这些大都是临时用的火把,和我们用来驱逐尼根们时用过的差不多,是以松油为主要燃火点,一点就着。
      火把亮起,我举着火把在绝壁边上来回的找寻,希望能让我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可找了一整圈,一点蛛丝马迹也没有找到,就在这时,韩歌来到我的身后道:手别松开,继续挥舞。
      我挥舞着火把摇晃在绝壁前:怎么样,有什么发现?
      韩歌这才指着绝壁道:现在你后撤几步,在瞧这面绝壁。
      我依言向后撤去,抬头仰望,咦,这面绝壁上怎么多了这面多的线条,这些线条汇聚在一起倒像是一幅巨型的简易图。
      线条简单的勾勒出三座烛台的样子,只见壁画上三座烛台顶端的中间位置,各有一处圆座,圆座内盛有清水,水满不溢,阵阵烟雾从烛台上发出,与此同时那道绝壁便会向两边打开。
      老爷子也发现了我们的举动,来到我们跟前,看着那副壁画道:啧啧啧,这是用硝石粉搀和着白石灰勾画而成,在普通的温度下和周边的岩壁融为一体,根本无法显现出来,只有在遇到局部高温加热的时候才会随着温度的提升露出原本刻画的样子。
      不知何时,康教授几人也聚集了过来,对着壁画中的内容正在品头论足:嗯,不错,简易的写实风格,非常符合那时以图形作为记事之用的准则,是继“结绳记事”后的创造性发明,也是象形文字发展中孕育的产物。
      宋教授点头称是:这也是有明确记载的文献中所提到的最为古老的隐事方法,据悉古代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文字加密方式,最为常见的就是硬性防护。
      不过这种法子也是最容易被人破解的,导致后来一些皇家秘闻被宣扬出来,只是这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掉脑袋的罪名,所以就有人发明出了这种将文字隐藏的方法,那时好像叫做“温字法”。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安教授听身边的两人侃侃而谈也只能附和道:这么说来,这面石壁上所画的便是打开这道绝壁的方法?
      当是如此了,旁边众人复议道。
      虽然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却也说不出话来,只能和众人一同来到三座烛台的旁边,按照壁画上所刻的法子进行试上一试。
      一位伙计,身形像猴子般的麻利,手脚并用,蹭蹭蹭,三两下便蹿上了烛台,烛台高大,足够他容身于上,只见他低头寻找了一番,冲着我们道:找到了,这烛台的中央,还真有一方凹下去的圆座子。
      朱少点点头命人将清水递上,那名伙计接过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红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