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发现了什么,眼中精光闪过,随即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
我和封琳琳异口同声道:你发现了什么?
韩歌指着最后两句的九和兵道:这里面就包含了九兵两字,如果我没猜错,最后一句说的是九兵起源的地方,那个地方便是平洲。
我想起了《尚书》中《夏书·禹贡》曾有过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其中冀州的范围极大,按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即并州、幽州、营州是由冀州所分出来的,加上原来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时又被称为十二州。
只是不管是九州还是十二州,却都没有平洲这个名字的出现,我疑惑道:你说的平洲又是在哪?
韩歌解释道:九州划分,以地域为界,而在这九州当中,多数以高山丘陵为主,只有豫州在古代的某一段时期被称为平洲,所以我认为平洲,指的便是豫州。
“那这第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韩歌的分析还是合情合理的,只是我却想不明白第一句话的含义:这,怎么读也通顺不起来啊。
韩歌轻笑道:这或许并不是一句话呢。
我纳闷道:那指的是什么?
韩歌像是在指点我一般:比如说是偏旁、部首之类的。
我一拍脑袋瓜子:哎呀,韩歌,你可真是我的哥,聪明啊。
封琳琳在一旁也听出了其中的含义,已经将纸和笔全部准备妥当,并对照诗词将其中的信息全部写在纸张之上,分别是:彐(ji)、山、寸、土、火、石、日、月。
我开始思索起来:这几个偏旁、部首能凑出什么字句来?
韩歌并不喜欢卖关子,从封琳琳的手中拿过纸和笔,一笔一划的在纸上写起字来,一边写还一边解释道:横山与火、山与石、土与寸,日月而分,应该是这样。
刷刷刷,大笔一挥,一个地名跃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惊声道:竟然是灵岩寺的日月神殿!
韩歌点着头:前面六个部首正好凑成了灵岩寺的名字,而日和月应该指的是山顶上的那座日月神殿,相传灵岩寺的后山上,有一处大殿名曰“日月”,寓意为采集日月之精华,聚集天地之灵宝,据说在大殿之中还有一座巨佛,只是我并没有亲眼见到过。
我有些好奇道:你怎么忽然间懂的这么多,连佛门清净之地你都涉猎过?
韩歌摇了摇头:我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和我说过这件事情,不过岁月已久,我只记得灵岩寺和九兵这两个词语,适才琳琳一提起九兵的名号,加上你说的那两句古诗词,我这才回忆起来。
我一时有些头大,那你怎么不早说。
韩歌无奈道:你之前也没提起过,我怎么知道会和这件事情有关。
封琳琳在我们吵嘴的时候,已经确定了灵岩寺的位置,随即制止我们继续拌嘴道:查到了,灵岩寺在长清万德的辖区内,在寺中,的确有一座日月神殿,看来我们有必要走这一趟了。
看着两人颇有兴致的样子,我实在是忍不住打消二人的积极性,不过我还是不能将这件事憋在心里,这样对于他们两人一直以来的信任感是种辜负。
我有些犹豫,却还是从背包中拿出一份档案袋,支支吾吾道:我有件事情,需要和你们两人坦白一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灵岩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