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药人[1/2页]

有一间当铺 十八与子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杀人了!这是我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我转身就想跑,可是脚下却纹丝不动,这双脚真他么不争气。
      眼前的景象太震撼了,四十见方的屋子里,一座座石台串联在一起,连成了两排,每个石台之上都躺着一具尸体,估算一下,至少二十多具。
      我壮了壮胆走上前去,每具尸体都呈现一种皮肤紫青的颜色,用手一摸,有些发干,肌肉已经萎缩,变得硬邦邦的,但还捏的动,让人奇怪的就是这些尸体看起来像是死了好长时间了,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竟然不会腐烂。
      那股中药的味道就是来自这些尸体当中,每一具尸体都不同程度的散发着药味,而那股淡淡的血腥味则是来自石台尽头一具新鲜尸体。
      看样子死的时间不长,皮肤颜色还没有完全变黑,在他的手腕处有一道明显的刀口,刀口处沾染着丝丝血迹,还有部分余血正从中慢慢的流出,滴落在石台的下方,仔细瞧去,石台下方地面的颜色都有些暗红,真不知道这个地方到底是流过多少血。
      我绕过石台来到左边,在房屋的西南角上还有一道门帘,掀开门帘进入到里面,别有洞天,一排排的药架摆满整个房间,琳琅满目,有很多我都叫不上名字来。
      只有在中间位置有一座石台,石台旁边还有一尊大缸,这尊大缸一看就有些年头,厚实的釉质绘着大量文字符号还有部分宗教的元素在里面,绝不是用来把玩赏析的,更像是用来腌咸菜的。
      里面浸泡着大半缸的药材,黑乎乎一片,气味之大将其他味道完全遮盖,看来这封家擅长医论药理确有其事,不过联想到屋外那些尸体上的中药味,一种不好的想法在我心中产生。
      这封家擅长医论药理很正常,毕竟是医学世家,擅长驱虫走兽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掌管司天监,可要把这两个行当放在一起,尤其是见识到夜讹喜食腐肉的爱好,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屋中的泡药大缸,屋外的死尸,还有那股浓重的草药味,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联系,我记得老祥子身上也有一股草药味,除了他能站起来走路以外,和外面的这几具尸体还真没什么区别,像极了一具行尸走肉。
      我记得古时有记载,长江中下游有三苗国,曾经在历史上多次举族迁移,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其中族人多数精通医学、蛊术、巫术之类的旁门杂学。
      这些特征和封家十分切合,其中蛊术又称蛊毒,就是将毒物以神秘方式巫化,种类繁多,本来是用作治疗毒疮的药材,后来才被心术不正之人用来害人,是之为蛊。
      在往后发展,有人不甘于只用毒物制作蛊毒,开始采用活体来进行试验,这种做法不管放在哪个朝代,明面上,都被天理所不容,很快这种做法就被取缔,终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只是依然有人在地下进行着活体试验,活体不好找,便用即将死去的人体,这时候人是还有最后一口气在的,将死不死之时,采用大量特殊药材进行秘密配置,可以保人体不腐,只是却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类似于行尸走肉,听命于巫祝之师。
      而这种行尸走肉,不能称之为人,因为他们没有丝毫生机,也不能称之为鬼,因为他们并没有死透,不过他们有一个统称,叫做“药人”。
      药人有几个特征,一是受命于人,眼神呆滞,不能言语,二是身体将死不死,容易招惹蝇虫,散发恶臭,第三就是行动不便,只能做些简单的动作,太复杂的指令凭药人的意识是理解不了的。
      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药人的存活期都不会太长久,不管如何神丹妙药,都不可能活死人肉白骨,能做到的只是大大延缓药人的使用期限,这已经是大巫祝才有的本事。
      不过据说有一位大巫祝,曾经制作出一具完美的药人,和药人生前能做到的事情相差无二,复杂的指令也能执行到位,最可怕的就是口能言语,这已经不是药人的范畴了。
      其实在那时

第十三章 药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