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阴阳镇[1/2页]

有一间当铺 十八与子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往前走了几步,雾气已经弥漫过来,我倒觉得这雾不像是自然产生的,浓度极高,可见度太低,站在原地往前看数米,入眼之处皆是白茫茫一片,搞得我像是得了雪盲症一样。
      我问老爷子:这里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吗,这雾有点诡异啊。
      老爷子拿出他那张发黄的地图,指了指地图上标识的两个点:你看这里,这里就是我们昨晚去的神通寺。
      我点点头:这里的确是四门塔。因为夜间行车,视野不好,我也是按照地图上标识的路线一路找过来的,所以一眼就认了出来。
      说着老爷子又指了指旁边的点:这是我们在的位置。
      我一看地图标识,距离也不远,应该只是隔着一道山坳,便问老爷子:既然这么近,咱们还有必要花钱找上两个导游吗。
      老爷子拿出一支笔在地图上画了一道弯曲的线:这道线就是两个点之间的山坳,我今早问过,这道山坳更像是悬崖,爬是不可能爬的过来,只能找几个当地人带我们走其他的路线。
      “还有,你看这里”,边说老爷子边串联着几条山体线,我越看越惊:这,这不是一个太极图吗?
      随着老爷子的勾画,两点、一线加上周围不规则的山体线,一幅太极图便被大体的勾勒出来,两座山头分别位于两点之上,一条山坳从中将两点分隔开来,而此刻我们就身在其中的另外一个点上。
      老爷子笑道:这是古时的风水玄学,这在地势上叫做阴阳镇,阳为风,阴为水,阴阳调和,风水互补,神通寺那边山体通风,光射充足,而这边则是阴湿厚重,雾气沉沉,这两者之间正好形成阴阳护照之势。
      “在加上这里的树木走势是有人故意为之,我猜这里的雾气形成也是地势所为,所以人走进来出不去也是可以理解的”老爷子一通说辞是让我五体投地。
      我钦佩道:老爷子博学,风水之说您都理解的这么透彻。
      老爷子摆摆手:风水之说在古时最为流行,让我断定真正的四门塔在这的还是我的推理,四门塔是死物,肯定跑不了,此处既然有四门塔的传说,还特地修建了一座影塔,说明真正的四门塔就在这片区域,而且两者之间距离绝对不会太远。
      “来,你看这两张地图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说罢,老爷子又在背包中拿出一张崭新的地图:这是我今早买的当地旅游示意图,你一看便知。
      我把两张地图放在一块做了个简单的对比便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我们此刻所站的地方在老爷子的旧地图上是有明确标识的,虽然没有名字,但是山体走势还是很清晰的,而在那张崭新的地图上,山体走势什么的,居然什么都没有,像是被凭空抹掉一样。
      此刻我才感受到一丝来自内心深处的寒意,是我把现实生活想的太简单了,单单只是在地图上让一个地方消失,就不是我这种底层的小老百姓能想得到的。
      老爷子收起了地图道:怎么样,这下明白了吧。
      我想我明白了,可我真的不敢明白。
      老爷子收拾妥当往前走去:别愣着了,要是等天黑下来我们可就真出不去了。
      我强行将不安的念头从心中挥去,紧跟了几步望着浓厚的雾气:那咱们在这浓雾中要怎么去找一座石塔。
      老爷子自信道:今天一早打听出消息的时候,我就想到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过来教你一手。
      老爷子来到路边的树旁,指着其中一棵较为茂密的问道:你可知道在野外如何通过树叶的生长判断大体的方位?
      老爷子就是有这个毛病,或者说这是老学者们的通病,经常喜欢卖弄下学问,我颇为无奈配合道:据我所知,大部分树木的叶子都是有向阳性的,它们会朝着温暖的方向生长,所以树叶繁多的那一面应该是南方,反之则是北方。
      老爷子欣慰的点点头:不错,只不过这个常识在这个地方却不适用,这里常年雾气环绕,湿度较大,很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说着老爷子伸手从树的两边分别摘下一片叶子递到我面前:仔细看看有什么不同。
      树叶还能有什么不同,难不成其中一片还是金子做的,我的内心犯起了嘀咕,但还是将两片叶子拿在手中对比起来。
   &

第七章 阴阳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