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分配工作开始,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就要面临“毕业=失业”的悲催命运。
为了给自己找到一条出路,或者说找到下一个接收单位,很多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四就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招聘会上,撒网捞鱼似的准备了n多份个人简历,然后漫无目的地递交给相关用人单位。
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找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日后的生计,更重要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划下一个完美的句点。何况,无论大家在校期间的表现如何,是否是班内的干部、学生会的成员,在工作面前绝对是人人平等且各凭本事的。倘若真能率先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无疑为今后的相聚赚得了一个引以为傲的谈资。所以,与其说找工作是为了生活,倒不如说是为了颜面。
尽管大海从大三起就在外面做兼职以供给自己的日常开销,但长期的兼职生活无疑将不安感禁锢到了他的心底,所以,他渴望找到一份正式工作的心情比任何一个人都还要迫切。
从他准备好厚厚的一摞个人简历、和同寝的兄弟们一起踏上寻工之路时开始,他就告诉自己:“王海,你要记住,从现在开始,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能把握了!那个曾经让你倍感优越的家庭已经不存在了,你也不要妄想父母能为你的工作问题从旁动作了。再说,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你年轻、有活力、有干劲儿,你要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也一样可以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你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家人欣慰、让你爱的芷桦安心、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失望,知道吗?!”
虽然大海的信心满满,但真正参加过几次招聘会后他才知道,原来找工作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些一眼就能被知名公司看中的画面,只有在影视剧的情节中才会出现,而现实生活有的只是那简单又令人心寒的两个字——残酷:
首先,象牙塔生活的萎靡颓废,不得不让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含金量表示质疑;
其次,刚刚毕业的学生只是掌握了一堆理论知识,完全没有实践经验,考虑到用人成本,很少有公司会愿意培养纯纯的新员工;
最后,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很少有人会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甚至有很多人自以为是地认为大学生活的结束就代表着平步青云的开始,完全忘记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道理。
“现在我才发现,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比找到一个合适的老婆都难!”当兄弟几人垂头丧气地回到寝室后,老五突然无奈地说道。
“是啊,简历都发出去几十份了,连一个靠谱的单位回复都没有,而想要我的那几个公司我又看不上!唉,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说着,老四一头栽倒在床上。
“哎,咱们也别太灰心了,现在的工作本来就难找,我问过上几届的师兄,他们说这是毕业生必经的过程……”老大不愧是老大,关键时刻的开导工作总是他一手包办的。
“那咱们明天还去不去了?说真的,我都有点儿灰心了……”
凡是参加了招聘会的同学无一不在抱怨着,只有大海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沉默无言。不是他不想加入大家,而是他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他清楚目前所遇到的一切状况都是情理之中的,但波折和不顺还是让他重拾挫败感,而这种感觉从家变那天起便不止一次地光临过他,使得他原本就不坚强的承受能力一点一点地瓦解,直到变成了自卑。
乐观和悲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同样是遇到了阴雨天,悲观的人会说:“又下雨了!”而乐观的人却会说:“太阳一会儿就出来了!”
乐观也好,悲观也罢,这都是主观能动性决定的,而非旁人能够控制或左右。因此,众人的抱怨和老大的开导并没有对大海阴郁的心情起到什么作用,他只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继续思索着、怀疑着、无奈着、失望着……
第二百七十章如果……你还要我吗(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