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3章 战天、斗地[2/2页]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堂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波及到面积会从北方数省,蔓延至长江南北。
      北旱南涝,南旱北涝的灾情将交替出现。
      而后,大灾之后就是大疫。
      那可是全国性的瘟疫啊!
      这样的持续经年的大灾大疫,
      如果我们不早做准备,
      到时候,大明还会留下多少人?”
      “陛下,您怎么会知道这天气数十年的走向?”
      “钦天监研究所得,
      老祖也曾梦里数次提及,
      皇后更是为此窃天机对证。
      结果皆是一样。
      朕打南洋,开发辽东半岛,大中南半岛,刘镇下西洋,
      这都是为了给大明寻找稳定的粮食产地。
      朕让育种监培育高产耐旱的土豆、红薯、玉米、南瓜种子,
      是为了让北方大旱的时候,
      还能有粮食、蔬菜收获。
      皇后研发的机械设备,
      是为了旱时能打深井提水灌溉,
      涝时能抽水排水解困。
      卫生部的成立,平时能治病防疫,
      大灾大疫之时,能抗疫救灾。
      这些种种措施,
      都是为了将来去战天、斗地,
      保住大明的百姓,保住大明的元气做准备。
      朕下禁伐令,在黄河两岸植树造林,
      在中下游地区设立湿地保护区,
      同样是为了固土蓄水,减轻旱涝灾害。
      现在多投入一些,多付出一些,
      大明将来要面对的困难就会少一些。”
      “陛下,老臣懂了。
      老臣会尽快把这些事情安排下去。
      造林固土,蓄水防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老臣很荣幸,能够下这条政令。
      陛下,如果大明要面临如此的灾情,
      那关外之地,高丽半岛之事是不是就先放一放?”
      “你是怕收复了那些地方,增加了人口,
      就会增加粮食负担吧?”
      “似的陛下。
      关外草原上也出现了连年旱灾,
      去年冬天更是冻死了不少牛羊。
      蒙古著部怕今年冬季还有冻灾发生,
      已经数次请求重开榷场,与大明交换粮食、盐铁。
      如果按照现在的格局,
      大明粮食不足的时候可以不管他们。
      可一旦他们内服,成为了大明的子民,
      那到时候我们就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了。”
      “藏巴汗、准格尔、蒙古汗国,
      这些地域都是华夏故土,
      不收复回来,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
      西域各族百姓、蒙古百姓,也是炎黄子孙。
      是与我们同宗同源的兄弟民族。
      所以,这些区域是一定要收复统一的。
      那些各族百姓,我们还真的不能不管。
      但就要看怎么去管了。
      西牛贺洲、明澳洲,
      有着大片的良田沃土等待着去开垦。
      有着广阔的草原等着牛羊去啃食。
      所以,现在的大明不是发愁人多,
      而是发愁人太少。
      西北的隔壁、北边的草原不适合养大批人和牲畜了。
      我们就移民一些人去西牛贺洲,去明澳洲。
      去种地、放牧、开矿,去守国土
      除了这两处新地,
      大海上还有着无数气候适宜、四季丰产的岛屿在荒芜着。
      所以,毕老你不必担心粮食不够用,
      还是多想想,怎么能尽快增加大明的人口
      有了人,我们才能扩大更多的国土面积。”

第323章 战天、斗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