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用双脚丈量完了所有土地,连山上也没放过。
      周末回家的文国强对左教授非常尊敬,之前从不下地的他也一起陪着挖土刨坑。
      “勘测的差不多了,你们这的土壤虽然肥力不足,也比较干旱,不过可以试着种几样耐旱的中草药,我觉得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文宇父子,村长加上老教授,围坐在一起。
      “用我家的地试验吧。”文国强思想觉悟高,反正现在自己家不差地里这点产出。
      “村长,你想好了要是试钟成功了怎么办么?”
      文宇问出了问题的关键,怎么说服村民不种粮食改种药材。
      农民首先想到的是不种粮食我们吃什么。
      村长一口接一口抽着烟,沉默不语。
      “我先一家家去探探口风。”村长也没把握。
      结果很不乐观,基本上没人愿意不种粮食改种不能吃的草药。
      “这样,我家先种,如果真成了,你去和村民说,让他们改种一年药材,这一年的口粮包括需要上交的粮食我给他们包了,一年后看经济效益,如果卖药材的钱不足以买到粮食的话,缺多少我贴多少,他们再种回粮食就行了。就是,一年以后,种什么随便他们。”
      重症要用猛药,文宇不想这么墨迹,直接把村民的后顾之忧给解除掉,一年后看有几个人会选择种回粮食。有钱不能买大米白面?不比你这地里土豆红薯香?
      左教授离开了,拿着他的检测数据,接下来的买种子试种观察之类的都会由他的学生接手,都是些农大的硕士博士,文宇负责所有的经费。
      文宇留了1000块钱给村长,文家村一共86户,一年的粮食费用绰绰有余。
      文宇又带着弟妹上县城了,文宇才知道大姑父年初转进了县委办公室,现在大姑一家已经搬到县里住了。
      “姑父,我想买地。”文宇直奔主题。
      “啥地?”李向军诧异地问道。
      “就是县城口砖厂那块。”
      文宇说的那块地在县城东口,一条十字马路旁边,这条路是县城的最主要路段,分别通向两个邻县和市里。
      “你小子哪来的消息?”李向军十分好奇,砖厂要卖的消息没几个人知道。
      红星砖厂是前R县一把手的亲戚开的,去年已经退休,砖厂生意也急转直下,所以打算脱手,这种事老百姓参合不起,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嘿嘿,听人说的,姑父能帮忙搭个桥不?”
      那块地之后可是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建造的时候文宇正在读大学,暑假还回来做过短工,所以记得非常清楚。
      “那块地可不便宜哦,人家开口就要两万。”
      李向军提醒他,没实力别瞎凑热闹。他刚来县城没多久,还没站稳脚跟,不想平白无故得罪人。
      “钱不是问题,而且对方明显瞎开价的,姑父,我没有开玩笑。”
      文宇说道。
      李向军有点看不懂这个侄子了。
      “行吧,我试试。”叹了口气,希望这小子真的不是来寻开心的吧。
      “听向军说小兄弟有意向买我的砖厂?”
      说话的人叫蒋会,50多岁。
      “蒋叔你好,我对你的砖厂有点兴趣,不过你这个价格太高了。”
      文宇约了他在一个小茶室见面,李向军帮着互相介绍完后已经离开。
      “我这砖厂占地37亩,交通也很方便,而且附近谁不知道我红星砖厂的名字,你要是买来接着做,很快就能赚回来。”
      蒋会说的跟真的一样。
      “蒋叔,咱开门见山的说,砖厂好不好你我都知道,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你也不会往外兑不是?咱这附近的红土都已经挖的差不多了,去别的地方运的话根本就是亏本买卖。我带着诚意来的,你给说个实价。”
      这是事实。
      “那你能给多少。”?会让他自己开价。
      “我觉得8000比较合理,您当初买下这快地才花了3000不是?”这个消息是大姑父李向军告诉他的。
      “十年前的3000和现在能比么?8000不可能,前面加个1差不多。”?会也不奇怪对方知道自己买地的价格。
      “叔,说实话你这地真不值这么多钱,地段是不错,可是它盖不了房啊,这块地当初也是填了河平整起来的,下面的土松得很,局限性太大了。”
      离马路比较远的地方当初确实是条河。
      “这些都是小问题,盖高楼多费钱,咱们县有几个盖两层以上的?一只手都没有吧?这样,我再给你让2000,这是看在向军的面子上了,再还价就没必要谈了。”
      拉来扯去,最后14000成交,所有交易手续费都由文宇承担。
      县里认识人的好处就是所有手续都办的很快,花了差不多1W5,地到手。
      “你买这么大块地干嘛?”李向军被文宇的大手笔给震撼到了,他现在工资加补贴差不多50块钱一个月,算是很高的收入了。家里存款为负数,县里买房花了500,其中100还是借的文宇家的。
      这个侄子一下拿出1W5,眼都不带眨一下的,外国人的钱真的这么好挣?二儿子李敢马上要退伍了,要不也让他出去闯闯?
      “盖房子呗。”
      文宇给他倒上一杯茅台,他戒指里屯了不少,准备明年再去买个几千瓶放着,82年的拉菲算什么,老子一喝就是82年的茅台,还是原厂的。

第二十一章 左明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