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68:给傅老当书童[1/2页]

重生之不负韶华 宝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像吗?
      外表是不像。
      自己更多是遗传到了渣爹的长相。
      这也是没办法的,如果让谢骞自己选,他情愿像母亲。
      “皮囊而已。”
      谢骞的声音里没多少起伏,“像您这样的人,最擅长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吧,虽然我姓谢,但您可以将我当作邹家人。”
      傅老不由多看了谢骞两眼。
      人活到一定岁数,经历多了,自然能听出别人话里的潜台词,何况谢骞本也没打算掩饰。
      谢骞这是请求傅老,对待闻樱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外界那些评论的影响——是的,傅老肯定已经知道了媒体的报道,知道了文学界对闻樱的批评,甚至是那位文坛老前辈的激烈质疑。
      就算傅老自己没空看报,傅家人肯定在关注着征文比赛,将最近的舆论风暴告知傅老。
      傅老可是答应了要当比赛评委的,如果舆论不对,或许会影响傅老的声誉,有晚节不保的危机。
      首发网址
      傅家人当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
      再最开始,傅家人甚至不想傅老当评委,是邹蔚君用诚意打动了傅老。
      ……现在闹得这么乱,傅老可以趁机拒绝,反正消息还没对外公布!
      会是这样的原因吗?
      因为这样,外面闹得纷纷扬扬了,傅老却始终没有发声。
      傅老听懂了谢骞的潜台词,明白了谢骞的打算,亦是看透了谢骞的聪慧,老爷子问他:“你是为了你妈妈来跑这一趟吗?”
      谢骞可以说假话,却不打算说假话。
      在这样一位文坛泰斗级人物面前撒谎,同样是种不尊重。
      “不是的,我希望您能看一看闻樱的作品。”
      如果为了邹蔚君跑这一趟,谢骞的行为会被归为孝心。
      谢骞却否认了。
      那么,让这少年坐飞机赶来的原因就挺有意思啦。
      “哦……”
      老爷子的尾音仿佛带着几分促狭,“你们关系很好呀,她是你很重要的人,所以你才会来找我,有人在报纸上批评她攻击她,让你很生气对不对?”
      当然很重要,闻樱是他的好……不,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谢骞点头承认,傅老语气中促狭味更浓。
      “你的诚意我看到了,但我已是一个老人,眼睛可没有你们年轻人好,一本30万字的,我可能要花一周看完,会不会耽误你的正事。”
      看就要看一周。
      看完了还要消化,还要写文章驳斥那个老作家,写出来的文章还要送去报纸刊登,加起来岂不是要花十来天时间?
      别说花十天,就是往后多拖一天,闻樱就要多挨一天骂。
      谢骞抿唇又松开,“如果您同意的话,我可以读给您听。”
      傅老这种情况,还真是用耳朵听比眼睛看强。
      然而要读书给傅老听,傅老还挺挑剔:“你不行,你太冷静了,少年老成,朗读时没情绪!你不要觉得我在故意为难你,声音没有情绪起伏听众怎么代入?一本可以打10分的书,你读得不好,我可能只给打6分。”
      6分,就是刚刚及格。
      这样水平的作品,凭什么让傅老出面站台,那是降低傅老的品味!
      谢骞怀疑傅老在捉弄自己,可他没有证据。
      就算有证据又怎样,现在是他有求于傅老,还得要配合傅老的捉弄呀。
      谢骞认命了!
      “我会尽力的,如果哪里读的不好,希望您及时提出来。”
      傅老同意了,做了个手势,示意谢骞随时可以开始。
      谢骞放弃了短篇,选了《少年偶像》,在调整了心态和情绪后,谢骞开始开始朗读了。
      谢骞的声音一直是好听的,这可不是闻樱在男神滤镜下的错觉,而是事实。
      造物主格外偏爱谢骞,给了他好看的皮囊,还给了他好听又有特质的声音,这样的人用心朗读一本,真是一场听觉享受。
      傅老就挺满意,沉浸在了谢骞所朗读的故事中。
      书房之外,傅家人听着书房里传来的朗读声,面面相觑。
      良久后,一个傅家人打破了沉寂,小声道:“老爷子是怎么回事,《少年偶像》这本书不是早就……”
      “嘘!”
      另一人比了个禁音的动作。
      “老爷子难得高兴,你可别扫兴。”
      读一遍怎么啦!
      有些人想读,老爷子也不一定想听。
      不好的作品,读给老爷子听简直是精神污染。
      一本书老爷子如果愿意听第二次,那就说明老爷子挺喜欢!
      ……
      谢骞在给傅老当书童时,反鱼浪潮仍在发酵。
      有了那位老作家实名批评,仿佛是鼓励了其他文学评论家,越来越多人开始下场,想要把水搅浑从中得利。
      文学评论家就是靠评论别人的作品吃饭,言辞越是犀利,越容易被人记住。
      至于被他们批评的对象会怎样,他们是不用管的,在获得名利的过程中,总会牺牲一些垫脚石嘛。

668:给傅老当书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