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蓄奴[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凡抗圣谕者,几时可悯?”
      “遵循圣谕者,何罪之有?”
      这两句话,立马就给事件定了性,绍兴、萧山不得不从。
      而浙江按察使、巡抚,则受到了训斥,“苛待百姓,庇护劣绅,不曾体察皇上爱民之心!”
      这一口锅下来,谁背得住?
      于是,秦衡等砸家毁契者,因遵圣谕,得免罪。
      而作为祸患之源的田家,则不仅要求赔偿其伤,还得被迫三代不得仕宦,参加科举。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两代没有一个功名,就算作是凋零,三代则泯然众人矣。
      公报更是以此事为例,发表《后人不复哀》文章,述说劣绅之苛,甚至因一句:劣绅猛于虎,再赴董其昌后事,而大火于天下。
      这等社论文章,平白直叙,有理有据,引经据典,骤然闻之,令人不明觉厉。
      江南的普通佃户百姓,识文断字的极多,此文章一出,简单易懂,更添加了对双减政策的解释,一时间掀起万重浪。
      对于江南士绅们来说,简直心有余悸,惶恐难安。
      原来,这件事让他们想起了万历末年以来,持续二三十年的奴变。
      早在明朝以前,社会上就出现一种身份低于平民的群体,唐朝以前叫臧获,元朝时叫驱口,明朝时期叫贱民。
      这部分人群大多来源于战争时期掠夺的战俘、平民以及罪犯家属等,子子孙孙世代为奴,隶属于主人。
      士农工商都可以参加科举,但这种贱民则不行,只能世代从事于娼优等低贱行当。
      《大明律》明确规定,承认并保护奴仆制度,但却不准买卖良人为奴,且限制蓄奴的只能是官员和勋贵,普通人蓄奴会被罚没为奴隶。
      可惜到了后来,尤其是嘉靖年间,大明律几乎沦为废纸。
      所以,明中后期后,说句夸张的话,当时的明朝是亚洲最大的黑奴购买国。
      这里的黑奴,指的是东南亚矮黑人。
      由于葡萄牙在东南亚的殖民,以及和明帝国的商业贸易,大量来自东南亚地区土著的矮黑人被葡萄牙人抓捕,最终作为商品被大量贩卖到明朝。
      士绅大户们买来黑奴,主要是为了看家护院,当然,也有许多将领也喜欢购买大量的黑奴作为家丁,以用来震慑敌人。
      例如,朝鲜之役中的明将彭信古,朝鲜史书中就记载他的军中有黑奴士兵,潜入水中凿船。
      嘉靖后期,江南地区大量自耕农破产,被迫卖身为奴,以至于江南士绅们家仆万千,奢侈成风。
      再加上朝廷法令废驰,许多人秀才举人无视法度,无限豁免赋税,所以投献风气流行,人人都宁愿为奴不想成为民籍,遭受剥削。
      以至于区区的秀才之家,都有数家奴仆。
      要不怎么说是封建社会,奴仆没有人权。
      唐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宋律,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明律,无故杀奴,仗七十,徒一年半。
      清律与明律等同。
      奴仆根本就任由打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江西永新等地,奴仆们捆绑主人“操戈索契”,发出“奈何以奴呼我?”的质问,喊着“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的口号。
      有名的徐霞客家族,也遭遇了空前的劫难,徐霞客的长子徐屺等二十余人被奴所杀,其夫人缪氏带着两个儿子徐建极、徐建枢侥幸逃脱。
      大名鼎鼎的董其昌,聚敛多年的家当,也因奴变而一把火烧尽,流落沙洲。
      红楼梦的赖家,其实就是对江南奴仆蹬鼻子上脸,颠覆主家的真实写照。
      毕竟男人在外为官,主事的都是一些妇孺,奴仆欺主岂不是简单的很?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战乱刚刚平息,奴变就愈演愈烈,为了平息民怨,雍正不得不免除大部分的贱民。
      他要是不这样做,作为赋税重地的江南地区,肯定不会安稳。
      所以,朱谊汐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豁免贱民,改军、匠、隶、娼等户籍,不论贵贱,一律变更为民籍。
      换句话来说,奴仆也在其中。
      卖身为奴的人,也可以参加科举,拥有自己的姓,财产。
      这极大的平息了民怨。
      但这却没有根本上解决江南地区蓄奴的问题。
      朝廷给了奴仆户籍,却没有让他们摆脱奴仆的身份。
      而如果朝廷直接豁免所有的奴仆,就会得罪整个天下近九成的有钱人。
      毕竟,但凡有点钱的,都会买个奴婢伺候着,雇佣而来的用着不放心。
      而且的话,这些被释放的奴仆们,犹如南北战争后的黑奴们,大部分没有工作、钱财、技能,出来之后一贫如洗,过的日子反而不如奴仆。
      朝廷反而里外不是人了。
      “朕视万民如一,奴仆虽然卑贱,但到底也是子民,岂能见之不救?”
      皇帝颇为有几分气愤。
      他承认内阁的解释很有道理,但心中仍旧有些难受
      作为穿越者,人人平等虽然做不到,但朱谊汐却想让整个大明,做到自朕以下,人人平等。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也是人人平等吗?
      咦,这怎么与清朝的天下为奴一样?
      只要所有的臣民都是奴隶,那天下就没有了奴隶。
      不对,我不要奴隶,我只要天下都是平民。
      “陛下,但凡为奴者,要么是觊觎小利而投献,亦或者贫困将死而为奴,断不会有生活如意快活而甘为奴仆的。”
      吕大器的脾气一如既往地梗直:“既然他们自愿为奴,朝廷何故要干涉?”
      这话噎得皇帝说不出话来,总不可能脱口一句人人平等吧?
      “若是陛下怜悯,可许赎买。”张慎言轻声道。
      “其本来就可赎买,何故让朝廷再言语一遍?”朱谊汐无语了。
      “陛下,户部可没多少钱财。”赵舒见皇帝眼神不对,连忙道:“开年的预算已经定了,可不能再拨下。”
      “况且天下奴婢数千万,户部也没那么多钱财。”
      “依微臣之见,只须遵从大明律即可。”阎崇信拜下:“非官家、勋贵而蓄奴者,一律罚没为奴。”
      朱谊汐直接翻起白眼。
      这样一搞,根本就无法执行。
      几乎所有的有钱人都会反对。
      大名鼎鼎的伪穿越者王莽,因为儿子打死了一个奴婢,

第六章蓄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