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5章 蠢蠢欲动的勋贵们[2/2页]

大奉太子爷 暗夜繁华落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持反对意见。
      这一切,他们都不理解。
      “陛下,云川道山路崎岖,本就是不毛之地,干嘛要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
      “陛下,东南地区的百姓虽苦,但也未必就愿意去瘴气丛生的云川道啊?”
      “陛下,这军垦制又是何意?”
      “对啊,当兵的都去种田了,那还能打仗吗?”
      “陛下...”
      “......”
      朝堂之上,反对之声越来越大。
      随后,郭天翊伸手虚空一抬,朝堂立即鸦雀无声。
      “朕先说说第一个问题,军垦制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经过郭天翊的解释,群臣方才恍然大悟。
      顿时高呼“陛下圣明”之声此起彼伏。
      别说是现在的大奉。
      就算是在郭天翊记忆中的古华夏,军事屯垦也有悠久的历史,也在中华民族的逐渐融合与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郭天翊继续道,“所谓军垦,并不是只有军人开垦田地,天下勋贵皆能前往,朕决定前五年朝廷不征收任何赋税,所开垦的田亩三成归公,两成归地方,五成归自己...”
      此话一出。
      满朝哗然。
      不少人都心动了。
      只要开垦的土地,前五年自己享受绝对的使用权。
      在古代。
      阶级斗争矛盾激化的本质,是土地不断被吞并的过程里激发的。
      就算是中原地区,抛开公粮税收以及人力物力成本外,地主们也不尽然就能获得剩余的五成。
      有个三四成就了不得了。
      这里的五成,可是实打实的五成。
      心动了。
      一些大臣心动了。
      跟他们有关的勋贵也心动了。
      最后,关于移民的问题,朝廷与地方将会共同支持财政给移民修建房屋提供农具提供土地等...
      当然,移民要是能帮助军队官府开垦土地。
      官府也要按照人头给每个人额外分配相应数量的土地耕种。
      农业是古代的主要经济体制。
      除了读书人与商人以及三教九流之外,剩余的大部分人们基本上都是种田小能手。
      这个计划,被郭天翊称为云川道大开发。
      这里并不是穷乡僻壤。
      只是以前朝廷不重视而已。
      等开发后,方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最后,丞相带头,肯定了所有的政策方针。
      宇文辕震乃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都开口了,自然也没人反对。
      唯一的小插曲就是郭天翊派遣黄新为整个云川道大开发的总负责人时,有些大臣持反对意见。
      毕竟,黄新只是个礼部小吏。
      能担当大任吗?
      此次云川道大开发,朝廷投入的人力物力绝对不是小数目。
      其中总负责人在军政方面都有一票否决权,权利可大着呢。
      这样的大任吗,一个小吏能胜任吗?
      但黄新也长志气,当场就立下了军令状。
      若有负皇恩,提头来见。
      当即,没人说话了。
      一场激烈的朝会,最后愉快收场。
      大部分得到消息的勋贵都将目光看向了云川道,甚至已经有人准备人员与钱财开始动身了。
      拥有的土地越多越富有。
      这是铁律。
      现在朝廷的政策极好,能名正言顺地拿下大片的土地,试问谁不心动呢?
      这些老地主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但是,一切都在郭天翊的掌握之中。
      谁都没有想到,五年的使用权这个关键的话术。

第205章 蠢蠢欲动的勋贵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