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九章 四百年岁月[2/2页]

手栽山河 蘸酱西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宇心底一颤,竟有种被看透的感觉,这让魏宇瞬间回想起当初离开监牢,面对黑袍人时的感触,不过二者又有很大区别,至少清渠没有带来压迫感。
      “……在下魏宇,见过大师。”
      魏宇忍不住低头,斟酌片刻,还是道出真名,他总觉得在这种清净之地说谎,会良心不安。
      魏宇知道,这座寺庙并非骗财之地。
      清渠又打了个哈欠,竟嘿嘿一笑:“藏经阁里的书我看遍了,什么秋正卿应不是庙中前辈,觉远,若你有印象,在这藏经阁中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香火册子。不过,这位魏施主,不知你找秋正卿做什么?”
      “……有封信想交给他。”
      魏宇化去求仙的说法,如实回答。
      清渠笑意更浓:“既是送信,魏施主怎会不知晓去处,反倒来这偏远小庙询问?”
      “个中理由太多,不便诉说。”
      魏宇想了一下,不敢透底,摇头道。
      清渠也不说话,只是笑意浓浓的盯着魏宇,过了许久,他收回目光,返身去看书架上的一本本册子,一边道:“既然魏施主想找,老和尚便帮你找找。”
      不消片刻,清渠摸来一本纸状册子,魏宇眉眼一闪,这册子颇厚,若用作写小说,起码也是百回本。
      “这就是小庙的香火册子。”
      清渠的眉眼中有自得之色,“小庙建立之初,距今已过去四百年,而这四百年所有给了香火钱的施主,均会被记录名姓及具体香火。这册子最初很薄,渐渐的,也不知少了多少香火钱,慢慢扩充到这么厚了。”
      他从后方翻开香火册,悠悠道:“秋正卿是吧?老和尚帮你找找。”
      “有劳大师了。”
      魏宇略有放松,诚恳点头。
      他与觉远站在一边,默默看着老和尚翻动册子,老和尚也是个活泼性子,翻开的同时嘴里还念念有词,说得无非是香火客的名字,魏宇细细旁听,始终没听到秋正卿三字。
      老和尚翻得很快,一盏茶的功夫便翻了许多页,突然他笑呵呵地抬头,道:“觉远,大约是你记错了。”
      “没有么?”
      觉远呆了呆,目露怀疑之色,他毕竟只是稍有印象,真要说香火册子里面有没有,也不敢确定。
      魏宇紧皱眉头,没想到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又断了,他看向老和尚手中册子,道:“大师,我看你好像还尚未完全翻完吧,何以断定没有呢?”
      “你忘了么,这本册子记录的是小庙四百年的香火。”
      清渠嗤笑一声,“老和尚对你算不错啦,看了五十年的名录,都没告诉你,而今老和尚已经看了近百年名录,其中全无你说得名字,世上能有几个百年?其次你既是送信,应是最近,他若百年前来过,此刻早已老态龙钟。”
      他挥挥手,有赶客模样:“走吧走吧,觉远你应是在他处看到的,别耽误老和尚休息。”
      老和尚作势就要合上书。
      觉远也目露愧疚,低声道:“魏施主,应是我记错了,我再去其他地方替魏施主瞧瞧吧。”
      “……等等!”
      魏宇咬咬牙,却始终不愿意放过现有的机会,看着尚未全看完的香火册,道:“有劳大师帮我全部过目一眼,百年前的也成,看是否有这个名字!”
      清渠皱眉道:“魏施主,固执可是会害人的。”
      “有劳大师过目!”魏宇坚持道。
      “也罢,看就看。”清渠和尚也来了脾气,“不过老和尚的时间不能白费,我们说好了,若这里边当真没有你找的名字,你须得奉上些香火钱!”
      觉远嘴角一抽:“师叔……”
      “有你说话的份么?”清渠瞪了觉远一眼,瞪得觉远低下头来,不敢说话,这才回头看向少年。
      “自无不可,请大师过目。”
      魏宇不愿让千里之途化为乌有,毫不犹豫道。
      “好,老和尚便看看!”
      清渠摊开香火册,气呼呼地开始翻,没过多久,便哼哼唧唧道:“两百年了!你见过两百岁的老头么?”
      “……有劳大师过目。”
      魏宇心底一沉,知道希望越发渺茫。
      他紧盯着香火册,老和尚耐着性子,一页页翻动,很快又是许多页过去,冷哼道:“三百年了!”
      “请大师继续!”魏宇的眼神几乎全暗了。
      老和尚拍了拍秃头,着实不明白少年为何如此坚持,因为他不知道这千里之途少年历经了多少生死。
      他只能继续翻,因为时间关系,老和尚起初便是从最后开始翻,而今香火册已经逐渐迈向第一页,最终,香火册来到第一页,老和尚几乎下意识地要抬头。
      他眼角忽然一闪,看到第一页的某个名字,原本得意洋洋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魏宇心头一跳,立刻目光炯炯地看了过去!
      香火册第一页,第三行,四百年岁月让字迹略有模糊,可一行小纂清楚明白地写着一行字眼。
      “秋正卿,三两白银。”

第二十九章 四百年岁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