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热血[2/2页]

心有万里星海 如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光亮给韩钰心倒了杯茶,笑着说道:“钰心,你能有改进软件的想法,老师很高兴。我记得天星3号发射在即那一年,我32岁。我通读了卫星姿态控制软件代码后发现,原有方案使用的数学模型、算法已落后于计算机发展水平。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不要改?作为当时所里的年轻工程师,我心里吃不准,毕竟,原方案是老一辈科学家们亲自审定的经典模型,并且经过多年使用检验,万一改不好我该如何收场?”徐光亮微微顿了下,似有所思。
      “徐老师,那你后来改了吗?”韩钰心忍不住追问。
      徐光亮笑了笑,点头道:“改了。因为涉及造价动辄上亿元的卫星,能改却不改,我于心不安。一个多月后,我在反复推导验算,确定新方案更优后,壮着胆子向领导作了汇报,但是领导们不同意临阵生变。”
      “那后来呢?”韩钰心又问。
      “后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我终于在当时的总工程师,也是我的恩师的支持下,获得了一次与老方案同台模拟测试的机会。结果……我的新方案获胜。”
      “老师,这太有传奇色彩了!我想你当时一定很不容易吧?”韩钰很激动,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徐光亮。
      “否定权威,淡何容易?”徐光亮感叹,“不过后来,这套全新算法在天星3号测控任务中成功运用,把卫星姿态确定精度提高了近30倍,变轨控制精度提高近10倍,节省星上燃料近15公斤,为卫星增加了6年以上的能源保障。”
      说到这儿的时候,徐光亮的眼睛里闪着光,也有那么一点自豪和感慨。
      “老师,我明白了,我也像你一样,敢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韩钰心已明白徐光亮说这话的用意。
      “好!只要你能证明你做的是对的,老师都会支持你!”徐光亮欣慰道。
      师徒俩对视,都笑了。
      从徐光亮办公室出来后,韩钰心觉得更有干劲儿了。
      晚上下班,韩钰心和刘文轩一起出来,一出研究所大门,就看到云星海的车停在路边,打着双闪。
      “我说过,不用你接……”韩钰心嘴硬,但她不得不承认,云星海的出现,让她心生欢喜,一天的疲惫也像是一扫而光。
      “走吧,上车,我送你!”云星海绅士地打开副驾驶的车门。
      韩钰心和刘文轩道别后上了车,车里暖暖的,还有股香味儿。
      韩钰心深吸了口气闻了闻,发现了香味儿的来源。原来,在她座位旁边放着一个保温饭盒。她摸了摸,饭盒外面烫烫的,显然里面的食物是刚做好的。
      车发动,韩钰心向还站在路边的刘文轩挥手。刘文轩脸上的表情很僵硬,像是刻意装作正常的样子。

第4章 热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