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31,赵国的粮食危机[2/2页]

战国大权臣 熙檬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需要投入资源。
      在这个年代,最重要的资源并不是钱,而是粮食。
      大量的粮食投入进去,成功帮助赵国在韩地和燕地建立起了秩序,也让赵国的粮食储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蔺仪发愁道:
      “若是国库不能填满,明年大赵若是发动战争,平准仓的作用就会失效,恐怕会引来粮食价格飞涨,导致民怨沸腾啊。”
      整整一年不能发动战争,若是放在其他朝代,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如今这个国际形势,赵国一旦无法动弹,秦国的机会就来了。
      以秦国国力之强,一年恐怕都能灭掉整个魏国!
      李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良久后道:
      “本侯记得,从今年初开始就已经在邯郸、中山诸郡推广粪肥了吧?”
      蔺仪点头:
      “邯郸附近的几个郡全部都已经应用了,但那粪肥之法如今不是还在完善之中吗?”
      蔺仪显然并不觉得,这所谓的粪肥能起到什么太好的作用。
      蔺仪可是跟随着他爹蔺相如在内史之中干了几十年,自认为对农业,尤其对粮食种植是非常了解的。
      一点粪肥有什么用?
      李建道:
      “曲辕犁的推广今年也展开了吧?”
      蔺仪继续点头:
      “是的,全部都推广下去了。”
      李建松了一口气,笑了起来:
      “那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看着李建这十拿九稳的表情,蔺仪颇为无言。
      回到家中,蔺仪沉吟良久,还是敲开了蔺相如的书房大门。
      “父候,有件事情要禀报一下,是关于国库粮食……”
      李建坐在马车上,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蔺相如。
      “咱们这是要去哪?”
      蔺相如正色道:
      “去粮仓看看。”
      赵国的官方粮仓,有将近一半位于邯郸。
      一方面,邯郸所在的河北平原是赵国最大的粮食产地。
      另外一方面,邯郸最靠近赵国最主要的中原战场。
      两位相国在王宫之中办公,因此他们前往的就是距离王宫最近的粮仓,位于郎中卫队守卫之下的那一座。
      看着不远处的郎中卫队大营,李建心中也有些感慨。
      从一名小小的郎卫军官到现在的右相国,很多人都觉得李建是走了狗屎运,却不知道李建为了这一刻已经准备了两辈子!
      粮仓的大门在两人面前缓缓打开。
      蔺相如走入粮仓大门中,环顾四周。
      这座粮仓的规模和后世的小型仓库类似,从之前的情报来看,至少能装载二十万石的粮食。
      但两人走入粮仓之中,肉眼可见的是空旷。
      原本应该堆积如山的粮食,如今空荡荡的。
      只有粮仓中央的一小部分地方还堆放着粮食。
      这批粮食堆积得如同小山一般,看起来足够壮观。
      但和仓库的面积相比,这座粮山却又渺小得让人觉得有些可怜。
      果然凡事就怕对比。
      蔺相如指着面前这座粮山,表情严肃。
      “定国君,咱们得想点办法,蔺仪和老夫说过,这粮食实在是太少了。”
      李建看着蔺相如,心中也是无奈。
      就知道自家这个老丈人不靠谱。
      “文信君啊,咱们有粮食!”
      蔺相如正色道:
      “老夫已经问过蔺仪了,今年并不是丰年,按照平常年景来计算的话,国库加平准仓的所有入账只有八百万石。”
      李建耸了耸肩膀,道:
      “八百万石,不够吗?”
      蔺相如道:
      “往年当然是够了,但今年还要加上燕地和韩地总共六个郡的官吏俸禄和驻军,怎么够?”
      “至少得一千万石以上的收成,才能满足整个国家的需求。”
      “除非,明年我们真的不发动战争,你觉得可以做到吗?”
      面对着蔺相如一连串的逼问,李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如果秦国不发动战争,我们当然也可以不发动战争啊。”
      蔺相如追问道:
      “那秦国要是发动战争,我们去哪里找多余的粮食呢?”
      李建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道:
      “要不,我们去地里看看?”
      蔺相如楞了一下,忍不住怒道:八壹中文?
      “去地里有什么用!”
      李建二话不说,拉起蔺相如的手。
      “走吧,我们去地里看看。”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与其在这里和蔺相如浪费口舌,不如让他亲眼目睹。
      蔺相如被李建拉着,不忘吐槽。
      “定国君,粮食是不可能凭空变出来的!”
      李建无言,将蔺相如推上马车。
      “靠嘴巴当然不行,但是靠科技可以!”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李建就发现了一点。
      华夏世界的人,其实是不怎么重视技术的。
      士农工商,代表着统治者的士位居第一倒也无可厚非,但工匠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其实非常低下,实际上是四个阶级的最底层。
      秦国所在的法家还好,对工匠的待遇很不错,工匠发明了什么东西也会得到奖励。
      东方六国,包括赵国在内,是真的没把工匠当一回事。
      工匠得不到重视,科技的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李建想到这里,随口对着毛遂道:
      “你去,把其他三位都给请到试验田那边去。”
      今天,李建就要亲眼让这些赵国重臣们看看,什么叫做科技改变生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231,赵国的粮食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