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2页]

生活在农村的咸鱼明星 在乡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场写诗,更是可遇不可求。
      没想到竟然还有机缘得到这样一份诗稿,简直就像是做梦一般不真实。
      柳依依小心翼翼的将诗稿收起。
      接下来,他们会将这首诗,自以及李闲鱼那一段话分享到网络上。
      这样一首诗,那样一段话应该被更多的人知晓。
      每一个人真的都应该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
      国家粮食物资储备部最近正在计划,向全社会发出一场名为, “爱粮节粮、厉行节约”的倡议活动。
      目前正在起草一份好的文案。
      倡议活动的效果好不好?与文案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
      文案好, 有可能能够让倡议活动的效果非常明显。
      反之,可能几乎看不到什么效果。
      所以,国家粮食物资储备部主任郭学文,对文案非常重视。
      他要亲自确定文案。
      现在部门策划人员已经交了十几份文案上来了。
      但没有一份文案能够让郭学文满意。
      对此,郭学文很不满意。
      偌大的一个部门,竟然连一份好的文案都拿不出来,太不像话了。
      但又没有办法。只能责令相关工作人员再修改、再想。
      如果最终实在是不行的话,郭学文会考虑公开向社会征集文案。
      先再等几天看看吧。
      助理谢桐敲开郭学文的办公室门,说道:“主任,你看看这一首诗,还有这一段话,可不可以作为这一次的文案?”
      郭学文点头,“我看看。”
      谢桐将一页纸放到郭学文的办公室桌上。
      郭学文拿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一粒米从种子到走上餐桌,都需要付出太多艰辛和汗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看完之后,郭学文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说道:“好,好啊!这才是我想要的文案。非常好!小谢,这文案是谁出的?”
      谢桐道:“主任,这并非是我们部门出的文案。而是来自一个叫做李闲鱼的人。”
      “李闲鱼?”郭学文疑惑道,“这是谁?”
      谢桐道:“一位作家、儿童文学家、音乐人、诗人。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最近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的人气很高。”
      郭学文微微一笑,说道:“他的头衔倒是不少。这首诗和这一段话,都是出自他手?这是他什么时候写出的?”
      谢桐道:“应该是今天上午。最开始在网络上分享这首诗和这一段话的,是四川长竹县一个叫做‘流云诗社的诗社。
      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今天上午到李闲鱼所在的龙门村游玩,然后偶遇李闲鱼。
      他们请求李闲鱼写一首诗。
      李闲鱼就写出了这首诗,说出了那段话。说是希望孩子们看到之后,能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郭学文听后称赞道:“难得他有这样一分心。小谢,你把他的情况详细给我说说。”
      “好的,主任。”谢桐道。
      随后,谢桐将李闲鱼的基本情况,以及出了些什么作品,都颇为详细的介绍了一遍。
      郭学文听后更是称赞不已,“没想到他的年纪才仅仅二十出头。这就更加了不起了。小谢,你想办法联系上他。说我们希望用他这首诗,以及这一段话,来作为这一次倡议活动的文案。问他是否愿意授权给我们?”
      “好的,主任。我这就去联系。”谢桐说道。
      郭学文点头。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2页]